孕妇血清代谢产物与子痫前期发病及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an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代谢产物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及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为诊断及检测疾病进展提供新的有效指标。方法1.选取2019年5-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包括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将子痫前期患者分为肾功能损伤组(n=14)和肾功能正常组(n=26),选取同期正常孕妇2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采集孕妇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后移入离心管,放入-80℃冰箱中待测,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肾功能检查,尿蛋白异常者定量检测24小时尿蛋白。2.采用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 metry,LC-MS/MS)的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分别对各组孕妇血清中5种代谢产物(血清甜菜碱、脯氨酸、1-硬脂酰-sn-甘油-3-磷酰胆(1-stearyl-Sn-glycerol-3-phosphoch oline,LPC18:0)、L-异亮氨酸、苯丙氨酸水平进行测定,利用Analyst1.6.3质谱数据处理软件(美国AB公司)分析处理得出数据。3.采用SPSS 25.0软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用以评估特征代谢产物的诊断效能。结果1.不同年龄、体重指数、胎儿性别组中,血清甜菜碱、脯氨酸、LPC18:0、L-异亮氨酸、苯丙氨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清LPC 18:0、尿酸(Uric acid,U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清甜菜碱、脯氨酸、L-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甜菜碱、脯氨酸水平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甜菜碱、脯氨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LPC18: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LPC18:0水平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甜菜碱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317,P<0.05),血清LPC18:0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618,P<0.05),血清脯氨酸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病情程度无明显相关;血清LPC 18:0水平与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和24小时尿蛋白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r分别=0.37、0.36、0.40、0.650,P均<0.01);血清甜菜碱、脯氨酸、LPC 18:0三者及联合检测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AUC分别为0.725、0.722、0.805和0.907,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4.肾功能损伤组血清LPC 18:0、UA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肾功能损伤组血清尿素氮、肌酐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LPC 18:0、UA及二者联合检测肾功能损伤患者的AUC值分别为0.750、0.885、0.913,联合诊断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LPC 18:0是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12,95%CI 1.116~1.756)。结论1.血清甜菜碱、LPC18:0水平与子痫前期病情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2.血清甜菜碱、脯氨酸、LPC18:0联合检测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诊断价值较高,可指导用于临床诊断。3.血清LPC18:0与UA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肾功能损伤情况,高水平血清LPC18:0是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害因素,减少血清LPC18:0含量有望对子痫前期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作为一种感受疼痛的离子通道,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主要表达在哺乳动物的外周感觉神经元中。虽然TRPV1是一种典型的感受伤害性热(>40℃)的分子传感器,但其热激活的分子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多元醇是分子中含有不同数量羟基的化合物,其作为渗透剂,具有稳定蛋白质的能力。已有研究表明,多元醇稳定蛋白质的能力随分子体积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稳定性与渗透浓度呈线性相关。鉴于此,我们提出多元醇通
背景与目的尽管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总体生存率已达80%-90%,但仍有15%-20%的ALL患儿出现复发。复发的根源之一是微小残留病(MRD)存在,为有效清除MRD,提高ALL患儿长期无病生存率,本课题组前期体外研究显示胞壁酰二肽-抗CD10偶联物(MDP-anti CD10偶联物)具有靶向及免疫增强作用,为进一步验证体内抗白血病作用,故本实验通过建立ALL裸鼠模型,采用不同给药方式、
研究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和机制。研究方法:(1)收集某三甲医院,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查显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330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匹配无认知障碍的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探讨PPI用药和认知功能的关系。(2)收集2018年12月到202
研究目的:在中老年人群中,睡眠紊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而且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突触核蛋白病。睡眠紊乱是突触核蛋白病的临床前表现之一。突触核蛋白病是由脑内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α-syn)的异常沉积导致的,脑内的过度沉积的α-syn又可反映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总的α-syn下降上。然而截至目前,睡眠异常和CSF
背景:胃癌(GC)在全球仍然是一种难以有效治疗的具有挑战性的疾病[1]。手术治疗是潜在可治愈的进展期胃癌唯一的治愈选择和长期疾病控制的最佳机会,但复发率和相关疾病特异性致死率仍然很高[2-6]。D2胃切除术是可治愈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推荐手术[7-8]。日本学者以胚胎学以及膜解剖为理论提出了应用于胃癌手术的基于D2胃切除术的系统性胃系膜切除术(Systematic Mesogastric Excis
目的: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和出生率下降,我国已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年龄增长而日渐退化的日常生活生活活动能力是衰老的一个重要特征。无法完成日常活动可能会使老人产生无用感,从而诱发抑郁情绪,损害心理健康。虽然已经有很多关于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症状关系的国内外研究,但很少有研究探索两者之间关联的中介因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退的老人休闲活动频率减少,而休闲活动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吴茱萸碱(EVO)对人肺癌NCI H-1299细胞的增殖抑制并诱导细胞死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株NCI H-1299,应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法检测EVO(1、2.5、5、7.5、10、12.5、15μmol/L)对NCI H-1299处理24h、48h、72h后细胞活力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的药物及时间因素对NCI H-1299细胞存活率
目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是全球主要的致盲性眼病。随着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ARC的患病率也逐渐增高,成为我国主要的医疗公共问题之一。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因其能够参与眼部疾病的多种调节过程而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然而,circRNA在ARC组织中的表达特征,调控作用和功能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ARC患者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建立河鲀鱼物种溯源鉴定的方法,建立河鲀毒素(TTX)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UPLC-MS/MS),对所收集河鲀鱼样品进行物种鉴定和毒素检测,以期实现基因-鱼种-毒素的有效链接,为河鲀鱼食物中毒快速溯源、鉴定与临床治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河鲀鱼样品收集及形态学鉴定:委托海洋生物学专家在2019年秋季至2020年春季于中国黄海、东海及南海海域收集河鲀鱼并通过形态
目的:中药材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中广泛用作治疗药材和保健食品。常见易混药材因外观与巴戟天相似,常规手段难以区分且存在诸多弊端。本课题设计一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通过条件优化确定反应体系,建立使用LAMP技术快速鉴别巴戟天的方法,为中药材品种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