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双受精的动态生物学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i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指雄配子体中的一对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融合生成胚及胚乳的有性生殖过程。人类在一百多年前发现了双受精现象,但至今未对其动态过程进行详实的观察和记录。受精活动中的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比如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在融合精细胞时是否具有某种选择性等等,一直以来有待于得到确切的结论。本研究首先通过荧光标记拟南芥的精细胞核,实现了拟南芥受精过程的实时动态观察,掌握了双受精过程的细胞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克隆了蓝猪耳精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Tf-DUO1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为在另外的被子植物中验证得到的实验结果奠定了实验基础。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基于前人已报导的实验方法,本研究首先在自己的实验室摸索建立了稳定、可重复的拟南芥半体内受精培养及观察体系。我们继而利用已知的拟南芥精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信息及细胞核定位信号信息,构建了精细胞核定位的荧光蛋白融合基因,实现了拟南芥精细胞核的荧光标记和受精过程的实时动态观察记录。由于细胞核标记选用了波长可转换的荧光蛋白KikGR,本研究除观察了拟南芥受精的实时动态过程以外,还有效地区分了一对精细胞,分别记录了它们受精融合行为。  通过追踪一对精细胞从进入胚囊到完成双受精融合的实时动态过程,我们完整地观察和记录了双受精的细胞动态特征。其中,精细胞从珠孔端进入胚珠到被释放于助细胞约历时15分钟到146分钟(n=18);被释放的精细胞静止0-10分钟后开始向融合的靶细胞移动(n=14);在被释放后5-30分钟内,精细胞完成与卵细胞的核融合(n=14);精细胞与中央细胞的核融合时间稍微滞后(12/14),约完成于被释放后的5-80分钟之间(n=12)。在我们观察个例中,拟南芥的双受精过程耗时(从精细胞释放到完成两次核融合)5-80分钟(n=14)。  对KikGR标记的两个精细胞中的一个细胞单独进行405nm的光照射处理,可将该细胞细胞核的荧光转换为红色。利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对151个受精个例中的精细胞进行了分别标记并观察记录了它们的受精结果。当转换照射功率在0.0035-0.018mW,能量在21.88 x10-6J-200.67×10-6J范围内时:①精细胞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的融合能力不受影响;②被405nm激光照射的精细胞与不受照射的精细胞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的融合比率没有差别。该结果表明:拟南芥雄配子体中的一对精细胞之间不形成显著的细胞分化,两个精细胞中的任意一个均具备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受精的能力,且受精的机率相等。  为了调查上述实验结果在被子植物中的普遍性,我们拟用同样的方法研究蓝猪耳的双受精过程。我们通过兼并PCR、Tail-PCR和3'RACE等体外克隆技术,从蓝猪耳基因组DNA巾克隆了精细胞特意表达基因(Tf-DUO1)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f-DUOl基因全长1712bp,包括三个外显子,两个内含子,蚩自全长为205个氨基酸。将Tf-DUOl转化拟南芥后可恢复拟南芥duo1的突变表型。目前,利用Tf-DUO1启动子序列进行蓝猪耳精细胞核KikGR标记的转基因载体己构建完成,转化实验尚在进行中。  综上所述,本研究实现了拟南芥双受精过程的实时动态观察,证实了拟南芥一对精细胞之间不存在受精的偏向性选择,同时本研究为后续的实验观察准备了可靠的基础材料。
其他文献
电子系统的体积逐渐变小和工作电流逐渐变大,促使电源向着高频多相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系统越来越复杂,需要电源更灵活、更可靠、更集成,这促使电源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本文设
可见光通信是一种新兴的光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使发光二极管在照明的同时又能实现无线通信,而且其数据传输速率可达每秒数兆至数百兆比特,因而可见光通信技术具有广泛
随着我国多飞行器测控系统的发展,在一个测控站作用范围内将出现多个飞行器。在多个飞行器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要求地面站能对某个飞行器进行跟踪测控的同时,能排除其它飞行器
二硫键的形成在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蛋白质结构和稳定必不可少的。在线粒体和内质网中都能形成二硫键,但它们的机制不太相同。二硫键的形成与许多重要的生命过
转录水平及蛋白翻译后修饰水平上的调控对生物钟的功能至关重要。转录后水平调控包括mRNA降解、多聚腺苷酸化、剪切、miRNA及天然反义转录本等多种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也可通
WiMax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 是一项无线城域网 (WMAN) 接入技术,它是继无线局域网之后出现的又一项宽带接入技术。WiMax 在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方面都有优势,其对射频前端的要
本文从电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入调研了低压降电源调节器(Low Drop-Out)的应用与特性。以往的LDO大多作为一块独立的芯片难于实现SOC的解决方案,而本文针对集成于SOC的特定应用要求,分析了片上低压降电源调节器在稳定性、瞬态调节、电源调节等诸多方面的难点,论证了各个难点之间所存在的相互折中关系,定义了设计的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为实现一种高精度、自稳定的片上LDO而提出了一种合理的电路结构
对广西浦北六万红椎林(Castanopsis hystrix)出产的商品红菇鉴定,确定为琥红菇(Russula Vinosa Lindbl),属于菌根性食用菌(Edible Mycorrhizal Fungi).该文主要对组织分离得
由于强烈的工程应用需求,复杂目标矢量电磁散射研究一直广受关注。作为一种严格的数值方法,矩量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磁问题分析。但随着目标电尺寸不断增大,求解过程需要的
多环芳烃的环境污染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其对土壤的污染尤为突出,且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与日俱增。钢铁企业能源消耗较大,煤和焦炭的使用导致多环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