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归属的人——亚伯拉罕·巴·约书亚《情人》中的人物分析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伯拉罕·巴·约书亚(Abraham.B.Yehoshua)1936年出生在耶路撒冷,是“国家一代作家”之中的杰出代表。约书亚最初以短篇小说奠定其文坛声誉,1977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情人》,小说以“赎罪日战争”为背景,在小说结构和心理写方面深受福克纳等西方作家的影响,作品不但显示了他驾驭文字和行文格局的杰出能力,而且表现了作者将以色列文学传统和西方超现实主义结合起来的能力,引起文学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使约书亚成为世界性的作家。   与约书亚的后期作品《曼尼先生》相比,关于《情人》一书的单独论述和论文较少,国内对《情人》进行专门研究的学术论文寥寥无几,但作为约书亚从短篇到长篇转型时期的一部作品,《情人》一书不论是从作者写作手法、写作布局、写作主题、语言风格,还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上都可以说是约书亚写作的里程碑,也是同时期以色列社会的经典写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论文在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亚伯拉罕·巴·约书亚这位以色列作家,然后对国内外研究约书亚的成果(包含对其作品《情人》的研究)做了细致的文献综述,最后提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小说《情人》的主要情、结构和小说中人物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分为二节,在充分阅读中、希、英版文本的基础之上,挑选了加布里埃尔和纳伊姆两个分析对象。在与其他人物的比较过程中,详细分析了两者的人物特征,并结合以色列当时的社会状况,说明他们在以色列国家中的身份,以及他们对国家、民族,以及家庭的“没有归属”的心理特征,并且找出他们各自所属的群体的特征。   结论部分,作者在总结前几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指出约书亚在书写自己对国家、社会、民族、文化的富有责任感的思考的同时,还展现了他对人类、人性、个体和个性的细腻关怀,这些因素都让他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中关注更为广泛的文学主题,创作出既有高超的技巧,又反映民族状况的作品,使他成为一位世界性作家。
其他文献
根据某高速铁路试验段搅拌桩复合地基和真空预压软土地基路堤,在预压期及轨道结构荷载作用下的实测沉降数据,探讨了路堤荷载的实用简化方法、预压荷载及轨道结构荷载作用下复
2014年5月福禄克测试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日前推出Fluke 190-504 II系列500 MHz ScopeMeter?示波器,这是第一款达到500 MHz、5 GS/s实时采样率的四通道手持式示波器,采用密封、坚
宋代两浙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北宋初期就已是南方的经济中心,及至南宋,又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迅猛发展、高度领先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经济丰富了两浙人的生产、商贸与
本文研究如何发现热点话题,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大规模的教育新闻网页中发现教育热点话题。在研究过程中,不仅采用统计方法,而且利用语言学知识辅助研究。首先,本文采用向
学位
在西方殖民主义侵袭东方的背景下,东方学在18世纪晚期兴起。英国学者威廉·琼斯(1746~1794)被称为东方学的奠基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很多相关论著对琼斯都有所提及,但专
本文选取五代时期西蜀与南唐两大词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两大词人群体在词作内容,艺术风格,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造成西蜀与南唐词面貌各异的
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之后,信息方式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为了研究这种影响,本文从信息方式与人格的关联因素入手,着力探讨各种不同的信息方式与一定的人格倾向之间的紧密联系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在万象更新的日子里,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交相开幕,“两会”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围绕温家宝总理所作
学位
金刚石绳锯已在石材锯切工业中应用多年.近几年来绳锯市场比其它多数刀头型金刚石工具增长快得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发现绳锯新的应用与需求.新型金刚石绳锯必须满足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