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932年旅苏游记中的“苏俄”话语建构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1920—1932年这一时间段中被中国翻译介绍过来的外国旅苏游记和中国本土的旅苏游记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梳理这一阶段苏俄游记中丰富多彩的苏俄形象,探讨这些苏俄游记中话语的多层次性和差异性及其自身的建构过程,分析这些话语建构哪些是基于文化的?哪些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哪些又是基于文学前提的?从中发现意识形态建构的功能和手段及其历史发展的轨迹。   论文共分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概述研究学界关于苏俄游记的相关研究现状,找出现存研究成果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论题。阐述选择苏俄游记这一角度及“苏俄”话语研究的动机和目的。   第一章,综述1920—1932年这一时间段被中国翻译过来的外国旅苏游记和中国的苏俄游记文本及其内容。   第二章,分析当时被翻译过来的外国旅苏游记对苏俄形象的建构:(一)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眼中的“苏俄”;(二)西方劳工阶层眼中的“苏俄”;(三)日本知识分子眼中的“苏俄”;展现这一时间段外域视野下的苏俄形象的差异性和丰富性。通过对这些苏俄游记中叙事话语与想象视野的冲突来揭露其话语在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建构过程。   第三章,中国文人游记中的“苏俄”话语研究。以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徐志摩的《欧游漫录——西伯利亚游记》,胡适的苏俄书信游记作为典型文本,探讨其苏俄游记中乌托邦理想的破灭过程,展现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他们三人的思想转变过程及其关于苏俄话语的不同建构方式。   第四章,政治家游记中的“苏俄”话语建构。通过对怀有不同政治理念的政治家如中国社会党江亢虎,无政府主义者抱朴,国民革命政府的蒋介石,中共早期领导人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相关苏俄游记的梳理,分析其不同政治视野下的苏俄游记话语的差异性,展现不同政治意识理念对苏俄话语的建构。   第五章,以俞颂华,曹谷冰的新闻体苏俄游记,胡愈之,林克多的自传体苏俄游记为文本分析的个案。从他们游记叙事话语内部的矛盾冲突,话语的叙述者与文本的声音的关系来展现其“实证性”话语的“非实证性”,分析其话语的本质——意识形态的建构物。   最后结语,对本篇论文的研究做一个综合性的总结。
其他文献
小学美术课不仅仅可以普及美术常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在于逐步增强学生参与美术运动的
《天地》创刊于1943年10月10日,其时已是上海全面沦陷的第三年。这两年中,上海市民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炼狱生活,日伪的残酷统治使上海市民的神经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就像已经承受
学位
严歌苓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华文作家。她用笔的细腻与深邃,以及对人性的全面透视,评论界给予“窥探人性之深,文字历练之成熟”的赞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严歌苓一直游走于小说和剧本
作为有元一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倪瓒一直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元末风雨飘零,极端动荡的时代,他以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和卓越的才华受到了广泛推崇和尊重。他的豪富家
针对大斜度超深井切割作业中的风险和难度,提出采用水力割刀分两段切割油管的方法,有效避免了钻具摩阻和扭矩的风险,通过在崖城13-1气田A13、A14井应用,效果明显.
鉴于突出预测技术存在的临界值标准越来越不合实际这个现状,及根据煤矿日常检验数据的庞大性及无规律随机波动性,分析选用数理统计中基于正态分布检验的SPC控制图处理法,应用
拜耳材料科技和拜耳技术服务公司的研究人员正在与RWE电力公司和RWTH亚琛大学的学术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二氧化碳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在这个被称为“梦生产”项目的中心,勒沃库
本论文在比较文学研究的总体视野内,以马克思主义悲剧观和相应的悲剧研究模式为参照,对近松世话物悲剧的主题、内容、形式、精神价值等进行了全面考察、开掘,纵横比较、论说,
学位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是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是在高职院校进行数字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