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自治体系中存在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这两个关键组织和权力主体,两者的人员构成、工作机制以及权力范围都存在一定差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众多国家资源下沉到乡村,两委争权夺利,谋取私利现象频发,冲突矛盾不断加剧,党支部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被削弱。在此背景下,为改善两委矛盾、加强和改善党支部的领导,各地进行了诸如“两推一选”“两票制”等改选探索,村两委选举方式不断得到创新,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政策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部分地区试点摸索后,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全面推行。本文以家乡C镇作为案例对象,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通过实地调研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政策执行村域的具体情况,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和麦克拉夫林-互动理论模型,梳理了其执行过程中的参与主体,构建了多元主体行为互动框架,借此分析“一肩挑”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阻滞现象,并试图阐释其生成逻辑。研究发现:该政策执行过程中,主要有乡镇政府、“一肩挑”书记、村两委班子和普通村民四个参与主体,分别具有政策执行者和受影响者的双重身份,在彼此行为互动中寻找能够达成一致的平衡点,但乡村场域较为复杂,受各方因素的影响,互动关系易失衡,进而产生执行阻滞。受压力型体制影响,乡镇政府遵循效率优先原则而忽略执行细节,与“一肩挑”书记之间呈现出单向度执行,因监督机制不完善而缺少对“一肩挑”集中权力的有效监督,受利益驱使,村两委干部队伍之间的派系斗争、矛盾严重,为该政策的推行增添了较大阻力。村两委与村民之间因信息不对称以及有效民意反馈渠道的缺少未能达成平等对话,村民作为民主选举的主要参与群体,拥有相当重要的选票权力,由于乡镇政府对政策执行的动员角色缺位,村民“认亲不认贤”及功利主义、战略短视等非理性心理占据主导,难以形成政策认同。党建工作存在短板,后备人才不足、激励举措缺失等外部环境因素导致“一肩挑”干部工作动力不足也是政策执行阻滞出现的原因。本研究根据多元主体行为互动模式下执行阻滞的生成逻辑,结合现实情况,分析研究“一肩挑”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多措并举凝聚政策监督合力,因地制宜设定合理政策目标,常态选培优化政策执行队伍,平等对话构建良性互动机制,稳步推进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等举措,期望能够从行为互动的角度为消解“一肩挑”执行阻滞提供具有普适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