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jianfeip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中国北方麦区主要种植方式。自1990年以来,该区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且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均日益提高,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秸秆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本论文在分离鉴定了冀鲁豫3省秸秆还田(年限≥15a)麦区纹枯病菌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优势菌群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情况;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利用16S rRNA和ITS序列深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了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了微生物群体结构与小麦纹枯病发生的潜在相关性;利用GC-MS技术检测了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一步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对禾谷丝核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相关因素的化感作用,并监测了主要化感物质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该研究旨在解析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发生的化学生态机制,为完善该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从冀鲁豫3省47个县(市)105个秸秆还田(年限≥15a)监测麦区分离、纯化并鉴定了284株纹枯病菌,其中包括双核禾谷丝核菌和多核立枯丝核菌,分别为247株和37株,各占总菌株数量的86.97%和13.03%。所有菌株可划分为AG-D、AG-B(0)、AG-2和AG-4四类融合群,各融合菌群数量分别为219、28、22和15株,分别占样本菌株总数的77.11%、9.86%、7.75%和5.28%。与先前研究结果相比,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菌株数量占采集总株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降幅在11%以上;而多核丝核菌数量相对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增幅12.4%。
  2.通过聚类分析284株纹枯病菌及6株标准菌株接种石新828(高感)、济麦22(中感)和周麦22(中抗)小麦品种后的病情指数,发现290个菌株可划分为VT1、VT2、VT3、VT4和VT5共计5个致病类型;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接菌纹枯病菌后,各致病力类型平均病指由低到高依次为25.67、40.42、45.78、49.45和58.55;5种类型菌株分别为19、41、53、78和93株,各占菌株总数的6.69%、14.44%、18.66%、27.46和32.75%。284株菌株对冀鲁豫3个优势小麦品种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采自豫麦区纹枯病菌致病力最强;冀麦区最弱。
  3.秸秆还田条件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各生育期植株体内、根系及根际土壤中分布差异明显,其含量在小麦植株体内分布呈先升后降趋势。三叶期,地上部禾谷丝核菌DNA含量最低;起身期含量最高,达3774.60ng/g鲜组织;抽穗期,禾谷丝核菌DNA含量降低为2518.93ng/g鲜组织。禾谷丝核菌菌量在根系中的分布亦呈先升后降趋势。拔节期,禾谷丝核菌含量最高。禾谷丝核菌菌量在小麦根际土壤中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小麦抽穗期和玉米乳熟期禾谷丝核菌含量分别高达310.90ng/g鲜组织和1499.43ng/g鲜组织。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抽雄期最低,为170.63ng/g鲜组织。
  4.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指均逐渐升高。秸秆还田4年地块,返青期和拔节期,纹枯病病指分别提高2.3%和8.9%;秸秆还田22年地块,病指分别提高11.5%和20.8%。秸秆还田22年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秸秆还田年限延长,真菌多样性显著提高,而细菌多样性却显著降低。小纹纹枯病发生程度与细菌丰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真菌丰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576和0.9525。
  5.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小麦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明显减少,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丰度明显增加;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逐渐提高、接合菌门(Zygomycota)逐渐降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酸杆菌GP4等潜在生防菌类群的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负相关关系,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正相关关系。长期秸秆还田明显改变了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该转变有利于纹枯病发生。
  6.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包括27类有机化合物,有机酸、酯、酰胺、烷烃、醇和醛相对含量较高,冀鲁豫三区各类化合物平均占总化合物含量的44.52%、15.98%、9.20%、2.39%、0.52%和0.12%;其中,3-苯基-2-丙烯酸、己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对禾谷丝核菌具有明显化感作用。0.001μg·mL-1~0.5μg·mL-13-苯基-2-丙烯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菌核鲜重及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明显促进作用,促进率在1.4%~45.9%之间;较高浓度3-苯基-2-丙烯酸对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5μg·mL-1~50μg·mL-1己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促进作用较强,对纤维素酶、果胶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05μg·mL-1~50μg·mL-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禾谷丝核菌后,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分别为5.6cm,18.6个/皿和20.5mg,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活性分别提高8.6%~25.8%和13.5%~39.7%。邻羟基苯甲酸加速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抑制作用;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抑制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对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7.经3-苯基-2-丙烯酸和己酸预处理后,禾谷丝核菌在良星99茎基部菌丝侵染率均明显提高,纹枯病发生程度亦明显加重。与单独接菌处理15d相比,3-苯基-2-丙烯酸处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分别提高13.4%、12.5%和16.7%,己酸处理分别提高8.1%、10.7%和19.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15d后,仅叶鞘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有明显上升,表皮和中柱薄壁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损坏程度均明显加重。
  8.由苗期到成熟期,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各生育期己酸、3-苯基-2-丙烯酸、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种物质均在小麦分蘖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25μg·mL-1、1.45μg·mL-1、58.76μg·mL-1和0.22μg·mL-1。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呈下降趋势,出苗期和成熟期分别55.30μg·mL-1和22.45μg·mL-1,降幅为146.25%。
  综上所述,强致病力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秸秆还田导致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提高及细菌多样性降低,及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致病力的提升作用是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周丛生物是生长在淹水基质表面且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微生物聚集体及其交织的非生物物质(如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其广泛分布于水生生态系统中。目前,大多数关于周丛生物的研究集中在湖泊、河流等水生生态系统中,而对稻田土水界面间的周丛生物鲜有报道。周丛生物在稻田中普遍存在,其形成和生长可能受到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诸多因素影响,如降雨、温度、养分等。同时,稻田生态系统在人为活动(如水肥管理等)、气候和土壤母质等
氮素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氮素吸收受阻将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会降低作物对氮素的利用效率,抑制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然而,土壤酸化影响作物吸收和利用氮素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因此,亟需进一步明确土壤酸化与作物氮素吸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改良土壤酸度、阻控土壤酸化和提高作物对氮素吸收的调控技术与措施。  本文通过水培实验和15N示踪盆栽实验,初步明确了作物根表不同形态铝与其氮
水稻(Oryza sativa L.)不仅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亚洲氮肥最大的消耗者。大量氮肥施入农田生态系统,在维持和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和土壤酸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硝化作用是土壤氮循环的重要环节,与农田氮素转化和损失密切相关。植物源的生物硝化抑制剂在减少农田氮素损失、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发现了水稻根系分泌物
学位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玉米种植主要地区,由于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方式及掠夺式的耕种方式使得黑土退化严重,对养分转化调控能力下降,旱地农田主要依赖于大量肥料氮素投入维持作物生产,环境风险不断增大。秸秆还田是土壤培肥的重要措施之一,并可通过碳氮耦合作用调控土壤氮素转化。但是,培肥后土壤对氮素循环的调控功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和秸秆还田量的关系尚不清楚,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研究
学位
土壤盐渍化造成土地退化,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还会降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带来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江苏滨海地区盐渍土分布广泛,且不断有滩涂被围垦造田。原有盐渍化农田和新垦农田均面临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土壤盐渍化会导致作物氮素养分利用效率的降低。但是其对氮素迁移转化及作物吸收整个过程的影响,即土壤盐分对于氮素养分利用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同时,该区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和利用问题也亟待解决。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氮是植物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增加氮肥的投入是实现玉米高产的主要途径。但是,在集约化农田生产中,玉米的氮肥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过量的氮肥施用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土壤酸化、地下水、地表水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因此,提高玉米的氮肥利用率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造成作物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氮肥没有被植物所吸收利用,而是通过径流、淋失
学位
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文明活动的加剧使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秸秆还田以及生物炭施用是培肥土壤、增加粮食产量、提升土壤碳库、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两大重要措施。然而,在农田土壤类型丰富以及生物炭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实背景下,土壤肥力和生物炭对秸秆降解过程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微生物学机制还不清楚。另外,生物炭的生物稳定性决定其生态效应的稳定性,目前急需一种简单、快
学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水稻产量大幅提升,水稻大面积种植区也从南方向东北扩展。小麦是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在中国粮食作物的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采矿、冶金、化肥施用、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等人为活动加剧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镉(Cd)、砷(As)和铅(Pb)等重(类)金属污染日渐突出,南方水稻种植区尤为严重。作物Cd、As和
学位
中国是粮食主产国中单位面积耕地化肥使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氮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但农田长期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氮素大量残留,主要粮食作物的氮肥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缓解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十三五”规划中,农业部提出了“藏粮于地”的战略,计划逐步减少施肥量,在2020年实现全国化肥用量零增长,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污染。因此,在土壤肥力提升和减少施氮量两个要求
学位
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不具有5端帽子和3端ploy(A)尾巴结构,通过非经典剪切方式进行反向剪切形成的特殊环状RNA分子。它明显不同于线性RNA,比线性RNA更加具有稳定性,不易被核酸外切酶RNase R降解。除此之外它还有组织、时序特异性和高度保守性。近几年,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出现和快速发展,让我们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有研究价值或者未知的转录本数据,使得circRNA的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