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优势产区稻麦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主控因子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well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水稻产量大幅提升,水稻大面积种植区也从南方向东北扩展。小麦是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在中国粮食作物的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采矿、冶金、化肥施用、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等人为活动加剧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镉(Cd)、砷(As)和铅(Pb)等重(类)金属污染日渐突出,南方水稻种植区尤为严重。作物Cd、As和Pb的吸收主要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形态和作物品种及灌溉水中的有机物如安赛蜜(ACE)等相关,影响重金属形态的土壤性质主要包括酸碱度(pH)、有机碳(OC)、黏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等。因此,探究水稻、小麦的Cd、As积累性差异,并探明相关影响因素,对实现水稻和小麦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中国颁布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该标准从总体上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并没有针对某一特定作物,也没有详尽考虑中国土壤性质变异大、作物种植品种多元化等特点,因此其对中国不同类别作物安全生产的指导尚需大量实例验证。本论文拟通过野外实际成对土壤-水稻样品采集、不同类型土壤种植Cd高低积累品种水稻和小麦盆栽试验和甜昧剂添加水稻盆栽试验,将水稻优势产区分成南方区、长三角区、中西部区和东北区,研究中国水稻优势产区土壤和水稻镉砷铅浓度的地理分布规律,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水稻和小麦Cd和As积累性差异和灌溉水中代表性甜味剂安赛蜜对水稻Cd、As吸收的影响,以及基于食品安全的土壤Cd安全阈值。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田间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水稻优势产区所采集的土壤样品Cd和As的点位超标率分别是33.6和6.19%,精米Cd的超标率是7.96%。与Cd相比,水稻优势产区的土壤Pb相对安全。精米As浓度最低的耕作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并呈现出向北和向南增加的趋势。除中西部区水稻精米Pb浓度外,其余耕作区精米Cd和Pb浓度均以南方区最高,由南至北呈下降趋势。四个耕作区中,水稻籽粒Cd、As和Pb浓度的大尺度地理变异可以相应地由土壤可提取态浓度和土壤pH、CEC、OC和黏粒含量等理化性质变化解释。虽然有相当大比例的土壤全量Cd超标,但土壤Cd的有效性和水稻对Cd的富集和转移系数均较低,因此大部分稻米的Cd浓度低于中国GB2762-2017食品安全标准,特别是在东北区。与此相反,未污染土壤中生产出Cd浓度超标稻米,说明也应关注未受污染的水稻土,特别是南方地区的酸性土壤。了解土壤-水稻系统中Cd、As和Pb的迁移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控制中国水稻优势产区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性质和水稻品种是影响水稻Cd和As吸收的重要因素。土壤全量Cd和pH是影响高积累品种水稻籽粒Cd浓度的主控因子,可解释33个土壤中变量的66.3%;而土壤全Cd、pH和OC则是影响低积累品种水稻籽粒Cd浓度的主控因子,可解释变量的75.9%。土壤全As、OC和CEC是影响Cd高、低积累品种水稻籽粒As浓度的主控因子,分别解释变量的75.5%和85.2%。土壤性质对水稻籽粒Cd吸收的影响因其Cd吸收能力差异而不同,但对As吸收无显著影响;水稻Cd积累性差异未显著影响水稻As吸收性。
  (3)土壤性质是影响稻小麦盆栽试验中小麦Cd和As吸收的重要因素。土壤全量Cd浓度和pH是高、低积累品种小麦籽粒Cd浓度的主控因子,分别解释33个土壤中变量的81.3和80.5%。土壤全量As、pH和CEC是影响Cd高、低积累品种小麦籽粒As浓度的主控因子,分别解释变量的78.6%和74.8%。土壤性质对小麦籽粒Cd和As吸收的影响并不会因其吸收性差异而不同,小麦籽粒Cd的积累性差异也不会造成As吸收的差异。
  (4)灌溉水中代表性可溶性甜味剂安赛蜜(ACE)的添加显著降低水稻根系Cd浓度,但对水稻秸秆和籽粒Cd吸收无影响。ACE通过与土壤中Cd形成络合物,降低其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水稻根系对Cd的吸收。但ACE添加对水稻根系、秸秆和籽粒As浓度均无显著影响,说明ACE不会影响水稻As的吸收,本文可为综合评价灌溉水中安赛蜜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和环境效应提供参考;
  (5)在土壤pH从4.5~8.0范围内,高积累水稻品种的土壤Cd安全阈值为0.27~1.00mg kg-1、低积累品种水稻的土壤Cd安全阈值为4.52~46.9mg kg-1。与本研究结果相比,中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针对Cd积累性高的水稻而制定,可能会限制部分地区中轻度Cd污染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田间验证结果也表明中国Cd高积累水稻品种的土壤Cd安全阈值和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接近。因此,确定植稻土壤Cd安全阈值时,建议将不同品种水稻的Cd积累能力差异纳入考虑范围。
其他文献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对世界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在50%左右。中国氮、磷肥基本自给自足,但钾肥还有50%的缺口需要进口。水稻小麦轮作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系统,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印度。中国稻麦轮作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20%左右。研究中国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体系钾肥高效施用策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针对长三角稻麦轮作体系,通过田间调查和多年定位试验,开展了测土施钾、植株吸钾规律和基
学位
蒸散(ET),由土壤蒸发作用(E)和植物蒸腾作用(T)组成,对全球水循环和能量平衡至关重要。蒸腾作用与碳同化相结合,在全球水文和碳循环中对大气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水和碳交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技术尚不足以实现田间生态系统的蒸散及其子项的同时、长期连续监测。涡度相关技术具备长期连续监测蒸散的优点,近年更是发展了相应的蒸散分割方法,但相关理论基础,及其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在农田生态系统尚缺
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的形成和周转。由于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碳(C)循环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微生物的生理生态过程是如何调控C循环的。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是常被用作表征微生物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过程的参数,定义为分配到生物量C与微生物所吸收的C的比例。微生物CUE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其中土壤底物有效性的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然而,仍然缺乏关于C输入、
学位
周丛生物是生长在淹水基质表面且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微生物聚集体及其交织的非生物物质(如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其广泛分布于水生生态系统中。目前,大多数关于周丛生物的研究集中在湖泊、河流等水生生态系统中,而对稻田土水界面间的周丛生物鲜有报道。周丛生物在稻田中普遍存在,其形成和生长可能受到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诸多因素影响,如降雨、温度、养分等。同时,稻田生态系统在人为活动(如水肥管理等)、气候和土壤母质等
氮素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氮素吸收受阻将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会降低作物对氮素的利用效率,抑制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然而,土壤酸化影响作物吸收和利用氮素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因此,亟需进一步明确土壤酸化与作物氮素吸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改良土壤酸度、阻控土壤酸化和提高作物对氮素吸收的调控技术与措施。  本文通过水培实验和15N示踪盆栽实验,初步明确了作物根表不同形态铝与其氮
水稻(Oryza sativa L.)不仅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亚洲氮肥最大的消耗者。大量氮肥施入农田生态系统,在维持和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和土壤酸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硝化作用是土壤氮循环的重要环节,与农田氮素转化和损失密切相关。植物源的生物硝化抑制剂在减少农田氮素损失、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发现了水稻根系分泌物
学位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玉米种植主要地区,由于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方式及掠夺式的耕种方式使得黑土退化严重,对养分转化调控能力下降,旱地农田主要依赖于大量肥料氮素投入维持作物生产,环境风险不断增大。秸秆还田是土壤培肥的重要措施之一,并可通过碳氮耦合作用调控土壤氮素转化。但是,培肥后土壤对氮素循环的调控功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和秸秆还田量的关系尚不清楚,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对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研究
学位
土壤盐渍化造成土地退化,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还会降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带来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江苏滨海地区盐渍土分布广泛,且不断有滩涂被围垦造田。原有盐渍化农田和新垦农田均面临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土壤盐渍化会导致作物氮素养分利用效率的降低。但是其对氮素迁移转化及作物吸收整个过程的影响,即土壤盐分对于氮素养分利用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同时,该区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和利用问题也亟待解决。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氮是植物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增加氮肥的投入是实现玉米高产的主要途径。但是,在集约化农田生产中,玉米的氮肥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过量的氮肥施用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土壤酸化、地下水、地表水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因此,提高玉米的氮肥利用率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造成作物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氮肥没有被植物所吸收利用,而是通过径流、淋失
学位
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文明活动的加剧使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秸秆还田以及生物炭施用是培肥土壤、增加粮食产量、提升土壤碳库、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两大重要措施。然而,在农田土壤类型丰富以及生物炭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实背景下,土壤肥力和生物炭对秸秆降解过程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微生物学机制还不清楚。另外,生物炭的生物稳定性决定其生态效应的稳定性,目前急需一种简单、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