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修复的制度原理研究

来源 :张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信用修复制度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其重要性逐步凸显,尤其是其对于破解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带来的忽视失信主体信用重塑,“一次失信、永久失信”的问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并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修复制度,有关信用修复的规定散落在各级规范性文件中,难以全面的发挥社会信用修复的作用,实现鼓励失信主体主动自新的目的。过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信用领域,主要针对信用修复制度借鉴域外的个人信用修复经验做制度的细枝末节的完善研究,很少有文章从理论角度认识社会信用修复制度,本文旨在从理论层面全面认识当下的社会信用修复制度,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优化路径。本文的第一章分为两部分,从社会信用修复制度对于弥补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一次失信、永久失信的弊端,为失信主体主动自新提供路径的作用的出发。以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发展与运行逻辑出发,阐释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之所以能够抑制机会主义泛滥的原因在于建立一种系统将信用主体的行为信息采集汇总并惩戒失信行为,信用主体为了避免受到该种惩戒自行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被评价为失信而遭受一系列不利待遇,而已经失信的主体一次失信是否代表着永久失信,失信联合惩戒制度重惩戒,忽视失信主体重塑社会信用的需求,不利于整体诚信的建设。而社会信用修复制度为失信主体提供了一种有条件的退出机制,使得失信主体不至于因为一次信用上的污点而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社会信用修复制度允许失信主体通过一定的行为来退出惩戒抑或者等待时间的流逝而删除失信记录退出惩戒,这恰恰意味着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是有边界的,而社会信用修复制度作为失信惩戒制度的下游制度其与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具有过程上的贯穿性、结构上的相关性、功能上的互补性也抑制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无序扩张。第二章从本质上全面认识社会信用修复制度,试图回答社会信用修复到底修复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第一部分从宏观上正确认识社会信用修复制度的功能,其本身是激励信用主体主动自新,同时其又承担着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软化剂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守门人的制度价值,确定社会信用修复制度的总基调。微观上从原理出发,首先回归社会信用与声誉的关系,社会信用与声誉既有统一性又有特殊性。统一性在于社会信用来源于声誉,其作用机制与声誉作用机制具有一致性,都是通过信息的披露使得一定范围的主体能够获知该行为信息,进而影响特定圈子里其他人的决策。社会信用修复制度同时具有其特殊性,其公布的信息是经过人为标准选择公布的信息,是片面的,社会信用中人为因素的参与使得社会信用修复相比于声誉修复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从一般认知出发声誉一旦降低是不能够修复的,但是我们那从声誉在声誉机制中发挥的社会功能来看,特定个体维护良好声誉的目的并不在于对好名声的追求,而在于通过一定的好名声获得一定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声誉以及与其相似的社会信用可以看作特定个体为了获得某种利益的中介,其作为中介联结个体与社群、过去与未来,成为特定社群中其他个体作出决策的依据。声誉虽然不可修复,但是特定个体意欲通过良好的声誉获得的利益是可弥补的,社会信用相比于声誉,其因声誉降低受到的损失更是清晰可见的。社会信用水平降低的内容是会给特定主体带去行政上的不利待遇和交易利益损失,信用主体修复社会信用的的动力在于摆脱因为失信产生的不利待遇,同时社会信用降低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新增失信信息,该失信信息会影响他人的决策。因此社会信用修复就是通过修正该信息使得特定主体摆脱因失信遭受的不利待遇。从社会信用降低的路径出发探索社会信用修复亦应通过对信用信息的修复性处理使得该失信信息不再作为影响决策的消极因素,这正是社会信用修复的应有之义。第三章以第二章的分析为基础,全面认识当下的社会信用修复制度,信息修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交给时间,通过时间的流逝减弱失信信息的影响,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修复制度中大多规定了失信信息的公示期限和保存期限,只要时限届满该失信信息就不再发挥作用;第二种是删除信息的修复方式,通过删除失信记录,追求“遗忘”信息来削弱该失信信息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修复主要以删除信息的方式为主进行社会信用修复;第三种方式是通过增加信息的方式修复,通过增加信息弥补信息公布的片面性,借助社会认知的非理性来削弱负面信息的影响相比于诉诸“遗忘”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而社会信用修复也是一种有条件的退出机制,为预防道德风险设置了前提条件,排除了特定严重的失信行为的进入以及设置最短公示期以示惩戒并且由于因失信所遭受的不利待遇主要来自于公权力机关,因此修复的主体也只能是公权力机关而不能赋予其他主体修复的职能;在行为条件上根据不同类型的失信行为设置了不同的行为条件,核心在于失信行为既已发生还需要失信主体做出什么样的补救行为,利用失信主体修复信用的动力,激励失信主体主动作为,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履行行为以补充司法执行,二是整改行为以维护公权力权威,三是社会公益行为。最后,社会信用修复后,守信主体、失信但修复主体、失信不修复主体予以区别对待以同时兼顾对守信主体的激励,避免社会信用修复制度消解对守信主体的激励。第四章基于第二三章的内容,当下的社会信用修复实践存在着重信息修复轻行为修复的偏向以及提供的结果导向不足。重信息修复轻行为修复表现在以作出信用承诺或者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班的形式条件消解了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惩戒功能,对于行为的修正作用不明显;结果导向不足主要是由于商业信息平台的参与使得特定失信主体在市场上的声誉难以得到恢复,制度所提供的激励主要在于行政上不利待遇的消除,而难以恢复因失信行为导致在市场上声誉的下降,社会信用修复制度提供的结果导向不足,尚有继续探索的空间。以此为基础从制度实际上提出两部分优化建议一是条件的设计要趋于精细化,要注意两方面一是条件设计注意预防道德风险,以不同的失信行为为依据探讨行为条件,细化准入门槛的规定;二是条件设计中应注意公权力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并完善监督举报机制以此监督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寻租。第二部分是通过做减法到做加法的方式转换,从以删除信息为核心的做减法的方式向增加信息为核心的做加法的方式转变,通过允许失信主体自主解释或官方标注使得公众能全面评价特定主体,同时还能增加信息使得公众的注意力从失信记录转移,还能兼顾社会公众知情权的维护。
其他文献
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深度发展催生了本地化行业的业务需求。作为本地化项目的生命线,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海外经营效果。然而,如今本地化项目通常采用团队协同的形式,其复杂的工作流程可能还会加剧项目的质量风险。因此,本地化翻译项目的质量控制研究承载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海财经大学-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翻译项目的实践内容,本文拟利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设计一套科学的翻译项目质控方案。通过融入工作分解结构(WB
学位
药品缺陷责任是侵权责任法领域一项传统的民事责任,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引入,药品缺陷责任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出现了交叉混淆的情况,药品缺陷责任的边界和适用方式不够明晰。同时,药品缺陷责任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中存在较大差距,具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倾向,反映出立法者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对患者医疗需求、医疗机构角色定位、药品生产者利益与医药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平衡。我国医
学位
本文以某航空制造军工企业私有云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追踪该项目需求调研、计划编制、项目实施、上线测试、应用迁移、现场运行等关键环节,根据项目架构设计开展实施测试与运行分析,总结在军工企业构建"云"的问题与经验,分析项目对企业发展的提升,提出建议,为其他军工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会议
网络游戏直播市场近十年来发展极其迅猛,随之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还有一连串著作权侵权问题。层出不穷的游戏直播纠纷的背后实际上是主播、游戏厂商、直播平台等多方主体对于游戏直播市场利益的争夺。网络游戏直播产业背后的法律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因游戏直播利益分配导致的矛盾已引起学界、司法界的关注。司法判决中已有部分关于游戏直播纠纷的判决,其中有不少可取之处,但是在实务过程中有关网络游戏直播的侵权判定
学位
技术的迭代更新往往会催生出新的产业,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更能直观的印证着技术的这一特点。从移动通信技术诞生以来,经历了从1G、2G到如今的5G的发展,而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促使着旧产业的升级和大量新产业的出现。4G网络技术让视频在移动智能终端得以自由播放,也为短视频的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而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将整块时间分裂成碎片,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阅读,获取信息,因此短视频这种时长较短、观
学位
GATT第20条公共道德例外条款在经历了长期的沉寂期后,近二十年来却相继在7起WTO案例中被援引。WTO裁决机构在这些案例中适用公共道德例外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公共道德的解释与认定过于宽泛,不同案件在适用条款序言与顺序不一致、适用子项内部顺序不一致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WTO成员方在争议解决中适用公共道德例外条款的可预见性和条款本身的稳定性。进一步说,这些问题可能会加剧WTO成员方之间的
学位
检察劳动公益诉讼即劳动领域的检察公益诉讼,是加强劳动者群体合法权益保护的有效路径。虽然这一制度尚未得到立法上的正式确立,但在实践中已经成为我国检察公益诉讼“等”外新领域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为帮助检察公益诉讼在劳动领域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对检察劳动公益诉讼的正当性进行讨论,并结合实践现状对检察机关在劳动领域开展公益诉讼检察时面临的困境寻找化解对策。对检察劳动公益诉讼正当性的明确是相关实践有序开展的前提
学位
作为均具有保障债权实现功能的制度,债务加入与保证被广泛适用于各类民商事活动中用于增加债权清偿的机会。由于二者在功能和制度方面具有相似性、承载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文字词句具有天然的模糊性,加之当事人法律专业知识、文字词句用语等差异,以及出于规避法律等目的的影响,债务加入与保证在实践中难以有效区分,从而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承担,实有必要对如何区分债务加入与保证、如何对相关意思表示予以解释明确等问题作
学位
在我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翻译文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研究中国翻译文化,是研究中西文化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在特殊时代的中国翻译文化则更加富有代表意义,特殊时期的文本相比普通文本而言,有着更显著的时代印记。《小说月报》可以堪称特殊时期的典型代表。《小说月报》作为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文学杂志,其翻译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除了翻译在语言层面的转换行为,《小说月报》的翻译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然来临,传统的法律问题在与信息技术结合后不断产生出新兴问题。这些新兴问题往往与线下社会法律问题紧密相关但又存在差异,因此在处理时也会面临法律适用上的困境,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就包括数据流通纠纷问题。在处理数据流通纠纷问题时,由于数据在电子化的背景下具有了可复制性强、流通速度快等在传统社会不具备的特征,如何运用法律处理数据流通纠纷成为了一大难题。迄今为止,流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