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预测控制的无人机协同编队控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iaot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机具有灵活机动,安全可靠,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并且能够适应各种恶劣极端的环境,完成复杂困难的任务。然而,随着人们对于任务的要求逐渐提高,任务完成过程不断复杂,单架无人机很难满足要求,因此无人机编队控制成为了无人机协同控制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随着无人机编队的规模不断扩大,通信以及机载控制器计算负担不断加大,导致系统实时性下降。而且,在实际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间的通信可能出现数据丢失问题,导致无人机间信息交流不及时,影响无人机编队的正常行动。为了保证无人机编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高质量完成既定任务,对无人机编队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课题针对带有数据丢失的无人机编队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本课题针对无人机编队过程中的跟踪和队形保持性能,以及可能出现的独立随机通信数据丢失问题,设计了基于分布式预测控制的无人机控制器。考虑领航-跟随编队方式,以及领航者与跟随者在编队中的不同角色与不同通信方式,分别设计控制器需要求解的优化问题。此外,基于Lyapunov理论设计了终端反馈控制器,利用状态反馈实现对所丢失状态信息的预测,并保证该假想预测值向期望值收敛。然后将得到的假想预测状态,应用到控制器的优化问题中进行求解,使无人机编队保持既定队形。同时,考虑假想预测状态与实际预测状态之间的误差,引入避碰约束与误差约束,保证编队的安全性与精确性。然后,由于连续的数据丢失将对无人机编队的控制性能造成更大的威胁,考虑无人机编队中存在的连续随机通信数据丢失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设计终端反馈控制器。通过状态反馈根据多个时刻之前的优化状态对将来的状态进行估计,使得到的假想预测状态尽可能接近实际值。并将假想预测状态应用于分布式预测控制器中进行优化问题求解。同时考虑避碰约束与误差约束,保证在发生连续数据丢失情况下无人机编队的稳定性。最后,考虑编队任务中控制器优化求解造成的计算负担,引入事件触发机制实现无人机的编队控制。根据无人机编队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考虑编队系统稳定性、控制器特性与数据丢失问题的发生,设计三种事件触发条件。基于分布式预测控制,使控制器仅需在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时刻进行优化问题求解,降低了控制器求解频率,减小了计算量。
其他文献
鸟撞一直以来严重威胁着航空飞机的运行安全。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统计,飞机撞鸟次数逐年增加,在飞机所有受鸟撞的部件中,航空发动机被鸟撞击次数最多,被撞后部件发生损坏的比例也最高。风扇位于航空发动机的最前端,因而风扇是飞机所有受鸟撞部件中最应该被关注的位置。目前鸟撞风扇的研究中,鸟体模型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替代鸟体模型,但传统替代鸟体模型只是对真实鸟体躯干部位的近似简化,而鸟体其他部位对鸟撞动态响应影响
活塞式发动机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升功率高、结构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无人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点燃式活塞发动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功重比,成为无人机上的主流动力装置,大多使用航空汽油作为燃料,而由于航空汽油的运输、储存等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随着燃料单一化战略需求的日益提高,以航空煤油作为小型活塞式发动机的燃料也成为一种趋势。航空煤油粘度、密度较大,雾化较为困难,并且航空煤油辛烷值较低,在大负荷工况
基于燃料应用安全性,航空煤油因其闪点高,饱和蒸汽压低,不易挥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点燃式活塞航空发动机。同样,这也带来了混合气形成质量差、燃烧不稳定、爆震倾向增加等热点问题。以往的学者大多只关注喷雾SMD对混合气的影响,而喷雾不均匀度也是影响混合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以优化煤油混合气形成质量为目标,探究航空煤油发动机额定工况和冷机起动这两个重要工况时,不同燃油温度和当量比条件下,喷雾不均匀
作为无人机的动力源,与传统的汽油航空活塞发动机相比,航空煤油活塞式发动机在安全性、通用性以及燃料易得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以航空煤油作为航空发动机燃料正受到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然而,航空煤油雾化困难,自燃温度低,辛烷值较低,在实际应用时往往面临着小负荷时燃烧稳定性与大负荷时易发生爆震的问题。因此,航空煤油活塞式发动机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大负荷工况下的爆震抑制,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目前针对汽油机爆
本文以一台排量650m L的低压空气辅助直喷单缸试验机作为试验平台,进行了冷起动试验研究。发动机冷起动动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着火阶段,即从开始喷油点火到形成首循环燃烧的过程,围绕温度低、雾化差,难以形成火核的问题进行了冷起动性能试验研究,提高火核形成能力;然后是暖机阶段,围绕因缸温低、进气不稳定而产生异常燃烧的问题,研究了首循环之后的燃烧特性,提高做功能力。对这两个阶段进行改善,全面优化发动
空中目标位姿定位是测量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基于光电探测原理的测量系统具有作用距离远、实时性好、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本文针对空中目标位姿定位的实际需求,基于光电扫描测角原理和激光雷达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机载扫描定位系统的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光学系统。首先制定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利用垂直共轴双路激光扫描实现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测量,同时利用飞行时间探测法探测目标的距离。
动量轮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执行机构。磁流体动量轮具有寿命长、精度高、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研究磁流体动量轮驱动系统,对卫星的主动姿态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磁流体动量轮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电磁驱动的流体速度分布公式和动量轮驱动模型,设计了动量轮驱动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最后对驱动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磁流体动力学原理,研究了电磁场作用下磁流体在矩形截面
四旋翼无人机由于体积小、机动性强、易于维护等优点,拥有极大的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然而,四旋翼无人机是一个典型的受非线性、强耦合及不确定等综合影响的欠驱动系统,其强鲁棒和高可靠的控制器设计面临挑战。本文以提高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性能为目的,重点对基于超螺旋滑模的姿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考虑不确定干扰边界未知对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
点燃式活塞航空煤油发动机,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升功率高、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军事及民用领域,但是煤油运动粘度高、挥发性差,难以点燃的特性,一直限制着航空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的提升。故本文围绕这一关键问题,对点燃式活塞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优化设计并研究分析其燃烧特性,探寻改善航空煤油发动机性能的结构方案,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一台点燃式低压空气辅助直喷
热障涂层(TBCs)是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核心技术之一。近年来,一种主要成分为CaO-MgO-Al2O3-SiO2(CMAS)的环境沉积物腐蚀成为热障涂层失效的重要原因,引起极大关注。本文研究了CMAS的自结晶行为,提出了一种MAX相的Ti2AlC作为热障涂层的CMAS防护层材料,研究了Ti2AlC与CMAS的高温反应行为及反应结晶产物特征,阐明了Ti2AlC促使CMAS反应结晶机理,明确了其阻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