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十年代战争与文学的关系已引起研究者注意。成长于战争年代中的路翎,战争体验影响了他的文学观和创作,同时,路翎创作过程中,实际上饱含着作家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现实感悟,而这又是四十年代许多作家的共同特点,研究路翎就有了典型性意义。考察战争年代及社会转型之际作家的创作转变和阶段性特征,有助于了解四、五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也有助于理解四、五十年代中国大陆的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更利于深入分析当代文学史形成前的状况。 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绪论、主体和结论。绪论在梳理路翎研究史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侧重考察的重点,即通过分析路翎创作中反映出的精神动向,察看主流理论界作出的反映,进而分析表现出的问题。结论部分分析路翎典型的意义以及方法论上的缺失,追问时代与文学究竟该如何进行对话。 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详细分析路翎四、五十年代的文学活动,包括路翎的创作,表现的重点,理论界的反映,作家的理论主张,把他们整合成路翎创作的整体。具体分为三节,第一节考察作家四十年代前期的文学活动,认为作家通过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形象塑造及性格刻画,高歌了战争中民族得以维持的“原始强力”;第二节考察作家四十年代后期的文学活动,认为由于战争性质发生变化,作家开始重新审视乡土中国停滞不前的历史弊病,延续了五四批判精神;第三节考察新中国成立后路翎的创作转变,认为无论在形象、主题和风格上都有别于四十年代。这就呈现出路翎创作的阶段性特征。第二章就路翎创作表现出的知识分子心态进行分析,认为战争对作家的影响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具体分为两节,第一节紧紧围绕针对路翎创作有争议的评价进行分析,侧重于考察原始强力、现实主义、知识分子等方面,对这些问题的争议正反映出知识界思想的不统一;第二节就知识界表现出的精神动向的具体方面分析,认为战争年代知识分子在个人主义、悲观情绪以及对政治的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他们落后历史的一面。第三章由知识分子的精神动向受到批评以及路翎的转型展开,考察理论界批评及引导的实质,即是“共和国文化”的建构过程,从文艺角度看待文学与从文化角度建构文学必然发生碰撞。具体分为四节,第一节考察“新的人民文艺”的建构,认为从“革命文学”到第一次文代会,都是这一建构的组成部分;第二节考察“共和国文化”的确立过程,正是在历史、现状、未来三方面的操作,这一文化理想最终获得成功;第三节就路翎在这一文化建构中的错位分析,认为传统理解及作家个性造成了不对位;第四节对路翎在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上的探索作了肯定,并提出了路翎研究在当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