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与王统照早期小说比较论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3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作家对形而上的“人”的本质问题、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以及人性的渊深问题的深层探询,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精神现象。他们的思考为现代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许地山和王统照两位作家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精神需要出发,对人的“存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及人的超越性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本文试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对许地山、王统照的早期小说创作进行平行比较研究,从中管窥“五四”作家对人的生存问题的追询之路。这里所说的生命哲学,是认同并使用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中对生命哲学的定义,即关于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学说,是对生命的形而上的哲学态度。[1]生命哲学虽然是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但有关生命哲学的阐述古已有之。儒家是一种鸢飞鱼跃、活泼有致的生命哲学,重日用伦常,提倡和谐中庸之美。道家达物我、齐生死,注重“道妙自然”,强调生命个体的价值与自由。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认为“自心是佛”,“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通过直觉的认知方法把握生命。它们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渗透到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处身立世。作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许地山和王统照,他们的小说自然带有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印痕。但他们毕竟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西方生命哲学中的生命意识也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生存困境的观照和追问。他们关注的是个体生命在现世的生存困境。既有物质层面的生存艰难;也有因人自身局限性而导致的困境,如爱情的困扰、人性的异化;更有对冥冥中不可知力量——“命运”的追问。关注女性的生存困境,也是两位作家取材上的相似性。通过塑造众多女性人物形象,表现了男权统治下女性苦难。所以,在两位作家的笔下,由生存困境造成的“苦难”就成为本体论上的终极定位。第二部分:救赎之路的探询,表现为对生命超越性精神力量的追求,即“人”在现世如何生存问题的探询。面对生命的有限性,面对生命的残缺,许地山和王统照通过对生命悲剧性的凝视和思考,试图在人生的困境之中寻找一座理想的飞越深渊的虹桥。许地山实现的是东方式的拯救,即突出主体意识,对人的终极—死亡和现实人生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在顿悟人生的基础上求得心境的平和,并发
其他文献
血液相容性不足是血液接触的生物医学材料和人工器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者一直试图通过开发新材料和新方法来攻克这一难题。研究发现通过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传
将AHP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基于绩溪县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要素等数据,采用耦合生态敏感性评价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法将绩溪县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分为生态底线保护区和生
20世纪初 ,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府进行了具有自救意义的新政改革。编练巡警是其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准军事力量。清政府警政改革
2008年夏季,香溪河库湾自三峡水库建库以来第1次暴发蓝藻水华,水华波及整个库湾,持续时间达1个月之余.为了解这次水华暴发特性及发生原因,本文对蓝藻水华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跟踪
本文从期权理论的角度讨论了信用风险定价问题。首先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特征及定价困难 ,之后论述了基于期权理论的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Merton模型和KMV模型
中国现代乡土婚恋小说是现代乡土小说中的重要一员,成就颇丰。尽管学术界已经对现代乡土小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对以“婚恋”为题材的现代乡土小说却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用户对商品需求的不断提高促使产品更新越来越快,这就对企业的产品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一个较短的周期内开发出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也推动了人们对于老年人口的关注。而高校退休教师作为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存在职业上的优势,他们的问题或需求并不是特别明显,也没有较为突出的特殊性。对于这一群体来说,退休生活使得他们将重心从单位转移到家庭中,逐渐从单位中撤离出来。这种撤离会在一定
本文阐述了中国计量经济学的若干前沿问题 ,浅设了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 ,并对各个发展方向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前
中亚的独立,改变了亚欧大陆地缘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为了填补中亚的权力真空,周边国家在中亚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并形成了三种类型的大国关系,即美土的利益型结盟关系,伊俄的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