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为揭示蓖麻主要器官颜色及果刺遗传规律,以绿茎无刺蓖麻和紫红茎密刺蓖麻作为亲本,进行遗传交配设计并构建群体P1、P2、F1、F2和BCF1,对各世代群体茎秆(主茎、一级茎秆)、叶脉(主脉、次脉)、叶柄、叶片(叶缘、叶心)、蒴果果皮、果刺颜色以及果刺有无等性状进行调查统计,并对其进行χ 2适合性检验。试验结果如下: 1. 茎秆颜色在F1代均表现为紫红色,与紫红茎亲本一致。在F2代茎秆颜色出现性状分离,出现紫红色、浅红色、黄绿色和深绿色四种颜色,正交组合分离比例为8.84:2.91:2.86:1,χ2=0.228≤7.81;反交组合分离比例为8.83:2.99:2.99:1,χ2=0.098≤7.81,符合9:3:3:1比例。以绿茎亲本为回交母本的BCF1代群体出现深绿色茎秆和紫红色茎秆两种性状,比例1.05:1,χ2=0.708≤3.84。叶脉、叶柄颜色在F1代表现与紫红茎亲本一致,F2代及BCF1代群体各植株叶脉、叶柄颜色与茎秆颜色基本一致,说明茎秆颜色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紫红色、浅红色对黄绿色、深绿色为显性,并存在致死基因。 2. 叶片颜色仅幼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其中F1代群体幼叶均表现为浅紫红色,F2代群体浅紫红色和绿色分离比例3.31:1,χ2=2.48≤3.84,符合3:1比例;而新叶和成熟叶在各世代均出现性状分离,但均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各世代群体植株新叶和成熟叶绿色叶片较幼叶比例增加,呈现绿色叶片数成熟叶﹥新叶﹥幼叶,叶片颜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并受光照环境的影响,浅红色对绿色为显性。 3.个体蓖麻蒴果果皮和果刺颜色表现一致。蒴果果皮及果刺颜色在F1代群体中未出现性状分离向阳面均表现为深绿色,背光面表现为绿色,与绿茎亲本性状一致。F2代群体向阳面出现深绿色、黄绿色、浅红色和紫红色四种颜色,其中正交组合蒴果果皮颜色分离比例9.01:2.98:2.98:1,χ2=0.061≤7.81;反交组合分离比例8.99:2.88:2.95:1,χ2=2.339≤7.81,正交组合果刺颜色分离比例8.89:2.95:3.02:1,χ2=0.06≤7.81,反交组合果刺颜色分离比例8.93:2.94:3:1,χ2=2.046≤7.81;背光面出现了绿色和浅紫红色两种颜色的分离,果皮颜色正交组合分离比例 3.32:1,χ2=2.317≤3.84,反交组合分离比例2.84:1,χ2=0.508≤3.84,果刺颜色正交组合分离比例 3.07:1,χ2=0.367≤3.84,反交组合分离比例 2.72:1,χ2=1.979≤3.84。以绿茎亲本为回交母本所得BCF1代群体蒴果果皮、果刺颜色均表现为绿色,以紫红茎亲本为回交母本得到的BCF1代群体果皮及果刺出现性状分离,其中向阳面表现为深绿色和紫红色两种,背光面表现为绿色和浅紫红色。向阳面分离比例1.02:1,χ2=0.062≤3.84,背光面分离比例1.02:1,χ2=0.062≤3.84。说明果皮、果刺颜色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并受光照环境的影响,深绿色、黄绿色对浅红色、紫红色为显性。 4. 蓖麻蒴果果刺性状在F1代群体均表现为有刺,F2代出现性状分离,由正交F1代自交所得F2代群体分离比例3.06:1,χ2=0.532≤3.84;反交F2代群体分离比例 2.96:1,χ2=0.669≤3.84。以有刺蓖麻亲本为回交母本所得 BCF1代群体均有果刺,而以无刺蓖麻作为回交母本所得 BCF1 代群体分离比例 1.02:1 ,χ2=0.154≤3.84。说明果刺有无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刺对无刺为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