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穗成熟特性及速冻工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陕西主栽的陕白糯11号、陕加强甜8号、KT110、黑糯型陕鲜玉1号、辽青92为试材,于2000年和2001年就乳熟期鲜食玉米穗的成熟特性、采收后0℃及室温放置时营养成分及风味的变化、采收期的确定方法、热烫温度及时间的确定、热烫对速冻玉米穗品质的影响、速冻与缓冻对玉米穗品质影响,包装对玉米穗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鲜玉米穗授粉后,籽粒、穗轴、苞皮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在乳熟期脱水速率的大小是:籽粒>穗轴>苞皮,干物质的积累速率是籽粒>穗轴>苞皮,籽粒、穗轴、苞皮之间存在着三条交叉的含水率梯度线。 不同品种玉米的灌浆速率大致都是初期低,中期高,后期又降低。普通玉米品种表现为快速灌浆,迅速成熟;甜玉米品种表现为缓慢灌浆,灌浆时间延长。 乳熟期玉米穗呼吸强度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初期低,中期高,后期又降低,籽粒呼吸最强的时候,也是籽粒灌浆最快的时候;带苞皮玉米穗的呼吸强度小于去苞皮玉米穗;籽粒和苞皮的呼吸强度大于穗轴。所以鲜食玉米穗热烫之前,带苞皮放置较去苞皮放置营养物质损失少。 乳熟期籽粒中可溶性酸性蔗糖转化酶的活性呈抛物线形变化,该酶活性越高,籽粒含糖量越高,采收后越应及时加工处理;籽粒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表现为抛物线型变化,籽粒中蔗糖与可溶性总糖的变化趋势相似;淀粉含量呈S型曲线增加。穗轴中可溶性总糖及蔗糖含量在授粉后任何时候总是高于籽粒;籽粒灌浆速率越快,穗轴中可溶性总糖及蔗糖向籽粒的运输速率愈快,穗轴与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及蔗糖含量的差值愈小。苞皮中还原糖在乳熟前期含量较高,是籽粒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此变化规律与穗轴及籽粒中的变化规律相同;苞皮中淀粉含量远低于穗轴,穗轴中淀粉含量远低于籽粒。 鲜食玉米穗的采收期以有效积温确定最为可靠;采收后带苞皮散放在0℃环境下,可比室温延长放置时间2~2.5倍。 1%的食盐溶液浸泡鲜玉米穗20min,可达到驱虫和护色的效果;鲜食玉米穗的热烫时间为22min~25min,汽蒸比水煮效果好,且速冻前必须进行杀青处理;生玉米穗速冻后在-18℃存放5d就有轻微异味产生,但热烫处理后的玉米穗无论是缓冻或速冻,糯玉米和甜玉米的有效冻藏期可分别达到8个月和7个月。 热烫后玉米穗速冻比缓冻水分损失少,析出冰晶体积少,籽粒饱满,因而速冻比缓冻效果好;包装可有效降低鲜食玉米穗在冻藏期间的干耗,防止营养及感官品质的快速降低;本试验得出了鲜食玉米穗速冻加工的最佳工艺流程。
其他文献
地质勘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随着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推进,地勘单位在做好事业单位工作的同时,还要开展创收向市场要效益,
本文对压裂液配液技术从粗放配液时期、射流配液时期到智能配液时期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石油压裂液配液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我国石油压裂液配液技
国际性城市的空间取向──深圳市城市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及空间布局研究(要点)李贵才,王兴中(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西安外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本文的基本思路是,在分析当代国际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因龟头红斑半年余于2017年10月2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2017年4月初无明显诱因包皮龟头出现红斑,无明显痒痛等自觉症状曾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治,均诊断“
本文认为,人与历史是统一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通过自身的活动自我生成的过程。西方历史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就是逐步揭示人与历史的这种统一性的过程。马克思不但继承了西方历
近年来,互联网用户制作内容的影响日渐广泛和深远,从“9·11”事件、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伦敦爆炸案、海啸灾难到Katrina飓风等等,由于用户的参与,使这些重大新闻事
自修复聚氨酯是一类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氨基甲酸酯基。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回复弹性,以及可以自修复等特点,所以应用于很多领域。因此,自修复聚氨酯成为了关注的新热点。本文采用二步反应的方法,选择含偶氮双键和不含偶氮双键小分子单体作为扩链剂,制备出了普通型聚氨酯和可修复型聚氨酯,并对它们的修复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工作:(1)树枝状可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选取IPDI和
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历史档案实施数字化管理的意义,简单阐述在对档案进行外包过程中存在的工作风险,并找到有效的对策防御风险,保管好企业的历史档案。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文学倡导与建设,所体现的主要是文化品质而不是文学品质。非文学家热衷于言说文学,真正的文学家却更多地热衷于言说文学以外的话题,这使得新文学的倡导
2014年10月6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来自美国的认知神经生物学教授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