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还是流?——我国大学生区域流动行为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n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二十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区域流动的视角来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有利于了解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性结构矛盾,并为进一步疏导就业流向以及合理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布局提供政策依据。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还非常缺乏,基于实证数据尤其是个体层次数据的深入分析几乎没有。鉴于此,本文将试图弥补此方面的研究空白。   本文首先回顾了大学生区域流动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我国大学生区域流动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框架。通过利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以及就学和就业流动的现状,并运用条件逻辑回归的方法证实了大学生的生源地、院校地和就业地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我国大学生流动特征的详细情况。接着,使用最小二乘回归和二元逻辑回归的方法,分别从地区和个体两个层次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生跨省就学和就业流动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最小二乘回归及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对大学生流动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现有流动状况对地区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本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呈现由西向东依次递增的特征,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追溯到院校地和生源地则发现,大学生的流动率普遍较低,七成大学生都选择在生源地就学和就业。尽管这一比例在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控制了各省高等教育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后,仍发现了毕业生倾向于留在生源地和院校地就业的显著特征。所谓的“孔雀东南飞”并不完全正确,绝大部分孔雀没有“飞”,而是出于东南又留在了东南。   第二,三成发生区域流动的学生,则集中流入东部沿海地区的几个省份,也就是说仅有这部分孔雀是“飞”往了东南。实证研究发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高等教育规模越大,满足学生在本地就学的可能性越大,就学流出的学生比例就越小;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高职高专院校的规模越大,满足学生在本地就业的可能性越大,就业流出的学生比例就越小。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流失较大,一方面是由于两地高等教育资源匮乏造成众多学生因就学而流出,但另一方面,中部地区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较弱的就业扶持政策也导致相当比例的学生在当地接受高等教育后到外省就业,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流失。   第三,从发生就学流动的个体特征来看,男性、汉族、非独生子女、家庭收入越高、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学生跨省就学的可能性更大;选择到重点院校就读的学生发生就学流动的可能性更大,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则一般选择留在本省就学。从发生就业流动的个体特征来看,高职高专学生发生就业流动的比例最小,更倾向于留在当地就业,而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流动的比例相对较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那些留在生源地就学的学生,毕业时继续留在当地就业的可能性更大;那些离开生源地到外地就学的学生,毕业时继续流动的可能性则更大;而区分了返回流动和多次流动后则发现,男生、非独生子女、风险偏好者以及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的学生在毕业时继续流动的可能性更大。   第四,大学生的区域流动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而提高工资收入。自由而充分的流动,会提高全社会的整体效率。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这种效率改进,且导致了毕业生的不均衡流动。   以上研究发现均可以从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预期收入差异理论得到解释,三种理论的有机结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全面认识我国大学生区域流动行为的理论框架。在此理论框架下,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征及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首先,要打破现有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障碍,为大学生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其次,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布局,加大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投入,通过疏导就学流动方向来引导毕业生的就业流动选择;再次,统一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地区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大学生流失省份要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培养适应当地需求、具有文化认同感的各类人才;再次,各级政府及高等院校也要根据毕业生群体的不同特征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就业流动鼓励计划,并实施更加具体的就业指导,进一步合理疏导毕业生的就业流动方向,改善现有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性结构矛盾;最后,毕业生要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择业观念,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大好机会,在更加广阔的地区开拓适合自己长期发展的事业。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对铜厂铜矿中石英包裹体特征、黄铁矿热电性和卤素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矿区 F的高度富集区是铜成矿的有利地段 ,且越靠近矿体 ,其中黄铁矿的热电系数负值越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收,由征地引发的各种纠纷频频发生,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埋下隐患。因此积极研究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如
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众说纷纭。本文认为,直接的原因是强调股东利益至上使得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制衡机制失灵——内部人控制当道而外部监控虚位。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银行业被逐利
城镇化与机动交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重塑,导致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为了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并改善交通安全,需要从土地利用视角开展交通事故的驱动机理研究。国内外该方面研究形成了以交通流量和交通速度为主要中介因素联系土地利用与交通事故的经典理论框架,却忽略了源于土地利用并深刻影响交通安全的交通需求因素,导致缺乏"土地利用—交通需求—交通事故"完整路径链的研究。论文通过综述该领域
经济地理学在当代社会生产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依靠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技术实现对城市转型、产业集群、低碳经济等研究的直观化表达,帮助人类实现更好的区域空间地理要素与经济规划,从地理环境因素出发,保证获得更大的区域经济效益。可以判断,经济地理学在未来势必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将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加强现代地理学综合要素以及经济地理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将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期刊
与其他研究视角相比,基于企业联系的城市网络研究在网络构建、职能划定和动力解释等方面都更为深入。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企业联系视角的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趋势包括数据来源的扩展、网络构建方式的突破,研究区的下沉以及基于企业间外部联系的考察;城市功能网络研究可以纳入城市网络研究的范畴,但后者要更注重数据和网络构造方式的表征能力。论文进一步对企业视角的城市网络研究中一些关键的概念和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嵌入性
事件性消费是中国特色的饮食消费方式,其中的食物浪费问题尤为突出。论文基于2015年餐饮业食物浪费调研,开展北京、上海、成都、拉萨食物浪费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事件性消费的人均食物浪费量[95.43 g/(人·餐)]大于非事件性消费[59.28 g/(人·餐)];事件性消费的食物浪费量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其中成都浪费量最高,为101.20 g/(人·餐);不同类型的事件性消费的食物浪费量存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