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3,5-三(三氮唑-1-甲基)-2,4,6-三甲基苯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功能配合物正迅速发展成为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因为,功能配合物不仅具有特别的绚丽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们在磁性、离子吸附交换、分子识别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从而使得人们对这种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本文选择了一个具有具有多种配位模式和立体配位构型的柔性三脚架氮杂环化合物1,3,5-三(三氮唑-1-甲基)-2,4,6-三甲基苯(TTTMB)为主配体,与不同的金属离子以及不同的辅配体来组装不同结构的配合物。然后,我们分别对它们的结构进行的详细的分析,研究它们的性质。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利用TTTMB,在水热条件下,通过添加辅助配体,与AgC104得到了一个十八核银的金属大环配合物1’[Ag18(TTTMB)12](ClO4)18·30H2O,它与以前报道的配合物1 [Ag18(TTTMB)12](NO3)18·30H2O的主体骨架是相同的。以配合物1为例,它具有通过银银作用形成的不寻常的核和空腔。就目前而言,它是第一例最高核银的大环。为了更好地研究1的光物理性质,我们合成了十八核银的大环的构筑单元即三核的配合物2 [Ag3(TTTMB)2](ClO4)2·H3btrc·H2O。通过研究配合物1和2的光物理性质,发现2的光物理性质与1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认为1的独特的性质来源于银的大环,而不是其构成的三核单体。对这种十八核的银的大环1固体发光性质方面进行了仔细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它的磷光强度和磷光寿命有了很大的增强。我们通过研究其在极性溶液中的光物理性质以及MO轨道计算,确定了它的固体发光机理主要是3LMMCT,混有3IL二、采用TTTMB,与Cd盐、Zn盐以及通过添加羧酸辅助配体,在水热合成方法下,组装合成了二维的配合物3 [Cd4(1,2-bdc)4(TTTMB)4(H2O)4]n 2nCl·4nCH3CN·6nH2O,二维的4 [Cd6(1,4-bdc)6(TTTMB)4(H2O)6]n·nH2O,一维的5 [Zn6(1,4-bdc)6(TTTMB)4(H2O)12]n·nH2O,二维6[Zn3(1,3-bdc)2 (TTTMB)2(μ2-SO4) (H2O)2]n-nH20,二维的7 [Zn2(1,3-bdc)2 (TTTMB) (H2O)]n,通过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并对配合物3,4,5,6进行发光性质的研究。三、利用配体TTTMB,与CuBr2和草酸合成了一个四核的铜的配合物8Na[Cu4 (TTTMB)2Br3]·Br4·1.5H2C2O4,同样利用TTTMB与CuCl2也合成了一个四核的铜的配合物9 Na[Cu4 (TTTMB)2Cl3]·Cl4·1.5 H2C2O4,他们除了桥连配体不一样外,其它结构完全一样,不过目前这种结构没有发现有报道。
其他文献
海上画派的形成受到时代发展的极大影响,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崛起是商业兴起背景下移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总体上看,海派绘画大多具有
<正>近年来,由于学生规模扩大及企业改制,原计划体制下由政府直接出面干预的高校大学生实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
<正>反例,就是故意变换事物的本质属性,使之质变为其他知识,在引导思辩中,从反面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否定例证.反例在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应用.有这样的说法:"数学的残酷在于
目前国内各级政府都把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来建设,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优势互补,推动城乡全面发展。该文针对当前城乡绿化一体化良好的发展势
矮塔斜拉桥是近20年出现的一种受力特性介于连续梁桥和普通斜拉桥之间的新型桥型,具有造型美观、结构特色鲜明、很好的适应山区地形限制和路线线形要求的性能。本文以贵州省
<正>你想不想近距离地考察一下肠子里的详细情形?这个工作实在令人不寒而栗,但是对搞清楚问题非常重要。这里有位科学家真的遇到了麻烦。当他心不在焉地吸吮钢笔时,竟把笔帽
期刊
对于公司来说,强化重要会议决策督查督办工作,提升决策执行能力,对于有效保障决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四方股份工作实践,尝试探讨新
<正>杏树,在我国是个古老的树种。传说中孔子讲学的地方叫杏坛,四同就种满杏树。奇怪的是,如今北京孔庙里尽是柏树,没有一株杏树。大街小巷也难觅一株杏树,杏树都被赶到了城
本文论述了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翻译的效度标准和信度标准的具体含义、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以及关联翻译的局限性。
氯氟烃类物质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现有的理论认为氯氟烃类物质在电离层发生解离释放出氯原子、氟原子,该类原子再进一步跟臭氧发生反应,从而使得臭氧分子遭到破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