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水上交通线。历史上,尤其是在漕运高度发达的明清时期,京杭运河作为沟通南北的交通孔道,对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和促进南北物质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专为漕运而兴修的公共工程,它在多大程度上和以何代价发挥了“水利”,值得反思!在此背景下,笔者想以明代大运河为例,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挖掘和系统分析,阐明运河的自然地理基础,从具体的时空维度仔细究明运河的通航状况,并从成本、物资流通的角度切入,考察运河的通航效率,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运河的客观认识。自运河的地理环境基础而言,京杭运河南北跨度大,沿运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时空尺度上的差异变化不利于运河的开挖、通航和维护,其通航能力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制约。揆诸历史实际,有明一代,运河的通航状况并不理想,表现为:一、运河故障频次颇高,尤其是闸漕、河漕,或溃或淤,故障频繁;二、故障之外,漕河上或闸或坝、或洪或溜,盘剥牵挽,航行不便;三、权力、身份等因素使得不同类型的船只在运河上航行的便利程度差异巨大。凡此种种,使得运河运行的成本高昂:一方面,开挖和维护运道均耗费巨大,河工频兴,夫役繁巨,但即便如此,运河的航运条件仍不理想,人力助运不胜劳苦,沿途使费五花八门,故而转输费用往往倍于物值;另一方面,人为因素使得运河运行的间接成本高企,这主要包括漕政腐败导致的物力虚耗、权力渗透对漕河运行秩序的破坏、漕河治理过程中与民争利格局下的利益损失、“曲护运道”而造成的严重的社会生态后果等。至于功能,运河首要保障的是朝廷主导下的物资调拨,主要包括粮食、建材等大宗粗重物资和宫廷日用消费品,此是其政治保障功能的体现;漕运之外,商品性的物资流通亦有不少,诸如粮食、棉布、丝织品及其他杂货的贩运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总体上看,运河上的商品流通仍然是以区域内部的流通为主,此是其商业价值的体现。因此,所谓的运河“水利”,既受制于其自然禀赋的“先天”不足,又因人为因素导致了巨大的虚耗,其背后的代价是惊人的,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而言,运河的通航效率是不能太过高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