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2M检查点基因表达谱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生物标志物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ncer,HNSC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癌症,由于大多数患者无临床前期病史,诊断发现时均表现为晚期HNSCC,预后较差。因此,运用生物信息学去研究其生物标志物对HNSCC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中多数针对单基因做肿瘤标志物,在应用上具有较大局限性。本文主要挖掘出关于HNSCC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预后风险联合标志物模型。研究方法:我们首先从人类肿瘤基因组(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获得HNSCC基因表达谱与临床病理参数等相关数据,运用R语言进行数据标准化预处理同时进一步获得差异基因。然后将上述差异基因与GEO(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GSE6631芯片运用GEO2R分析获得差异基因进行取交集处理。针对获得的861个交集差异基因用GSEA进行富集分析,选取富集程度最高的G2M检查点的相关基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素COX回归分析,构建出一个七基因风险回归模型,并运用K-M曲线对模型和模型内单基因进行预后分析,同时运用ROC曲线比较我们得到模型的和单基因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本研究首先从TCGA中下载500例头颈鳞癌组织与44例正常人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差异分析得到差异基因4892个,其中上调基因有2525个,下调基因2367个。2.将TCGA得到差异基因与GSE6631得到的差异基因取交集处理,得到交集差异基因861个。3.对得到的861差异基因进行GSEA富集分析,得到显著富集的5个基因集,选取G2M检查点通路,共包含基因65个。4.对上述65个基因进行单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得到35个预后显著相关基因,对35个基因进行多因素COX分析得到七基因风险回归模型,风险评分=0.2598*AURKAEXP+0.2984*BIRC5EXP+0.28*CKS1BEXP+0.4865*CDC20EXP+0.2255*HMMREXP-0.2996*SLC12A2EXP-0.2148*MEIS1EXP。5.我们根据中位风险评分(0.98)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两组,对两组Kaplan-Meier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提示高风险预后不良(P=5e-05)。同时在训练集(P=0.01136)和测试集(P=2e-04)中的预后分析均提示高风险组预后不良。接下来,我们得到ROC曲线下面积AUC=0.763(介于0.7和0.9之间),同时均大于单基因的AUC曲线下面积。表明该模型相较于单基因模型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本文通过生信分析,对HNSCC进行深度挖掘,得到一个七基因联合预后标志物即保护因素SLC12A2、MEIS1,风险因素AURKA、BIRC5、CDC20、CKS1B、HMMR,此模型高低风险评分分组与HNSCC预后显著相关,同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表明该模型可做为HNSCC预后的联合标志物。
其他文献
脑电信号作为大脑活动的总体反映,反映着大脑的生理特征和病理特征,如正常人清醒时以α波和β波为基本波,睡眠时出现δ波和θ波的特征性变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γ波减少,癫痫病患者出现散发性棘波和散发性尖波。开发无创、高灵敏、高空间分辨率的脑电信号检测技术不仅有利于了解人类注意、执行、记忆等机制,而且有利于揭示如癫痫、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发生的起源和传播机制。脑电极及其器件是脑机接口获取脑神经活动信息的重要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单纯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单纯新辅助化疗的51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以TRG分级为观察终点,将患者分为新辅助治疗敏感组(TRG0-2级),新辅助治疗无反应组(TRG3级),寻找预测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临床因素。结果:TRG0级患者12例(23.5%),TRG1级患者3
目的:探讨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微浸润腺癌与浸润性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各类影像学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26例经过肺部手术证实病理结果为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直径≤3cm的肺周边孤立结节,依据最新版本的WHO肺癌新分类标准按术后病理分为以下两组:MIA组、IAC组,样本量分别为95(42.04%)、131(57.96%);在我院术前1个月内的高分辨率CT上肺窗和纵隔窗分别测量出肿瘤最大径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影像学特征,并将其与病理学进行比较,以研究和评价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影像学价值。方法:通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01-2019.11的110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均采用乳腺彩超、乳腺增强CT、乳腺增强MRI、乳腺轴斜位钼靶,回顾分析此110例患者的影像学图像特点与临床一般资料,将收集到的影像学资料与该患者的病理诊断及病理的分子分型进行统计。所有的数据均采用
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广泛应用,同时性多原发肺癌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但是其发病机制、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本文搜集并分析了42例同时性多原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讨论同时性多原发肺癌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特点,并与单发肺腺癌临床特点进行比较。方法:搜集2017年11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的42例同时性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极大地改善了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然而,许多患者表现出原发/早期耐药。此外,最初对EGFR-TKIs有反应的患者临床结果也各不相同。已有研究表明,EGFR共突变会影响EGFR-TKIs疗效。本研究旨在分析存在EGFR突变并接受过EGFR-TKIs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共突变的特点,评估不同的共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提前1天应用叶酸及VB12与提前5天在以铂类联合培美曲塞的晚期肺腺癌治疗中,是否存在疗效及毒副作用相关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共收集符合标准的晚期肺腺癌病例91人,其中50人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前1天应用叶酸及VB12,41人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前5天应用叶酸及VB12。通过对比分析所收集病例的一般资料、化疗相关毒副反应指标及3年生存率等指标来评估不同时间点应用叶酸
目的:系统评价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为纳米碳、纳米炭、甲状腺癌、甲状腺恶性肿瘤、nano carbon,nano-carbon,carbon nanoparticles,nano-carbon parathyroid negative imaging te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PET/MRI-DW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潜力。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0例治疗前接受PET(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PET/MRI-DWI、MRI-DWI检查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以病理分期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三个分期的诊断一致性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比较三个分期的诊断差异
目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成立之初主要是为急救病人提供救助。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如今加速康复外科服务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转变为围手术期病人,并通过系列性优化措施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将患者手术的生理创伤、心理创伤最大化降低,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使得患者可以在术后更好更快的恢复。该理念现深入的应用于妇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