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渥堆工艺条件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模拟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技术,首先研究了不同潮水量(30%,35%,40%,45%)下普洱茶的渥堆发酵过程,考察其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渥堆茶叶水分的高低与堆芯茶多酚、水浸出物、总儿茶素、茶红素、茶褐素、水溶性糖、咖啡碱的含量变化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对堆表茶多酚,茶黄素含量影响不显著。不同的潮水量导致特征性成分变化快慢不一,对普洱茶的发酵速度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潮水量为40%以上的普洱茶获得较好的感官评价。设置潮水量、潮水pH和翻堆间隔三个因素,通过设计正交实验,进一步系统地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渥堆工艺中,对普洱茶品质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潮水量>翻堆间隔>潮水pH。潮水量是影响渥堆过程中的茶多酚、水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茶褐素最终含量和感官评价的主要因素,翻堆间隔主要影响咖啡碱的含量,潮水pH则对普洱茶渥堆品质影响不显著。验证实验和综合评价得出的最优工艺组合为潮水量为45%,潮水自然pH,翻堆间隔为6d,发酵时间缩短为24d。实验室模拟的快速渥堆的普洱茶在色、香、味、形等方面的特有品质,可以与市售传统发酵并陈化多年的茶叶相媲美。本文进而把实验室规模(LS)渥堆扩大到中试化渥堆(IS),并比较了不同渥堆规模下茶叶的理化特性、微生物、酶活以及普洱茶产品的品质。结果显示:LS规模下普洱茶特征内含成分茶多酚、茶色素、水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等的转化速度对于IS来说相对较快,而且堆表和堆芯的差异基本上在二翻到三翻之间开始缩小,微生物在一翻后堆表堆芯数量相当,发酵相对均匀迅速。IS茶样堆温一直保持在45℃的高温至渥堆结束,接近传统生产而有利于普洱茶品质的形成,IS茶样品质稍优于实验室规模茶样。但由于渥堆量大,空气流通较差导致IS茶样堆表堆芯发酵速度差异大,发酵不均匀且渥堆时间长。采用高效液相测定不同渥堆工艺中儿茶素各组分含量。原料中儿茶素组分含量的高排顺序为EC>ECG>EGCG,C和EGC含量较少,不同工艺的处理样其儿茶素总量减幅为95%以上。原料中没食子酸含量为0.927%,渥堆发酵后的普洱茶没食子酸的含量有所增加,7号样(40%水分,pH6.0和翻堆间隔为6d)增幅最大,为45.68%。采用SPME-GC/MS分析不同渥堆工艺普洱茶中的香气物质。结果显示晒青毛茶经过潮水渥堆后,普洱熟茶香气成分发生了变化,晒青毛茶以以萜烯醇类为主,熟茶则以甲氧基苯类和萜烯类为主。不同渥堆工艺的茶样之间香气成分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普洱茶陈香味的香气成分的含量的差别,这些主要香气成分有1,2,3-三甲氧基苯,1,2-二甲氧基苯等,芳樟醇氧化物II,芳樟醇氧化物I、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型)、α-松油醇、雪松醇和乙醛等。甲氧基苯类被认为是对普洱茶陈香味的主要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我国艺术教育领域的实施现状及其原因,并根据问题分别从幼儿教师、幼儿园和家长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教师
高密度电法在勘查岩溶裂隙、隐伏断层构造具有分辨率高、效率快、资料可靠的特点;多波地震映像对土洞及塌陷松动带勘查也有较好的效果,且测线较短,受场地限制较少;瞬态面波法
为研究圆形巷道开挖之后,围岩中的剪切应变增量、最小主应力的分布与演化规律,基于包含界面及基体的颗粒体模型,考虑模型参数内聚力的软化行为,应用FLAC-3D软件,模拟出“V”
近一段时期,全国多个城市密集推出吸引人才的政策,被媒体称为“抢人大战”。而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吸引人才的途径有很多,但这些城市推出的政策大多聚焦于户籍,即放宽落户条件,甚至施
报纸
信访制度是中国特色的行政救济制度,国外并无信访制度,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也是基于请愿制度和监察专员制度等类似的制度展开的。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把信访维稳问题控制在基层进行
【正】 不知自何年何月始,写匿名信在一些单位又流行起 来了。记得在“文革”时期,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且要求全民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从党政机关、工矿企业到里弄街坊,
社会的发展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也不断的深入和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有病治病”的医疗模式,集预防性、预测性、个体化和参与性为一体的“4P”医
机器人柔顺装配一直是现代智能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工业机器人上安装高精度的力传感器是当中最常用的解决方案,但是现今大多数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很难与力传感器配合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烟草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国内烟草生产和销售市场的逐步规范,全国卷烟供需环境呈现整体平衡状态,但各地卷烟生产及销售企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建设是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重要基础。国际汉语教学界十分重视教材建设,然而随着世界范围汉语热的出现及汉语学习国际化特征的凸显,现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