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设计浅析——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志愿者行动项目的实践探索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AJUN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全国各地掀起新一轮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热潮。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与城市教师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前者的教育技术能力又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怎样依据《标准》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以期通过培训来缩短城乡差距,共同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探索如何设计培训的有效方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参加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项目,展开广泛的问卷调查和两轮实证研究,分析如何设计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以期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来源及意义,之后阐明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梳理了当前有关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理论依据,包括支持教师自主获取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动态生成培训课程的非线性科学理论、凸显教师主体性的成人教育学理论、支持案例教学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与情境认知理论,这些理论为设计教师培训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第三章借助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首届志愿者行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进行了随机调查与分析,为设计有效培训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第四章在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以“携手助学”第二届志愿者行动为例,从培训的目标、内容、资源、策略、评价等方面,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的设计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第五章对前述培训方案进行了实践验证,通过在江西凤凰中学实施培训活动与效果分析,证明培训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第六章总结本研究中值得推广的经验,并提出后续研究计划。
其他文献
本文尝试从生态认识论的立场出发,着重在研究方法上分析我国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生态取向,以期为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视野和新的启示。 生态认识论的核心观点是“我
创新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所在。新时期要搞好典型报道,其出路即在于创新。因为创新是新闻报道改革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大胆摒弃、否定旧的新闻报道模式,勇于在内容、形式
政府部门作为国家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主要形式的电子政务已经成
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报纸的可读性越强,读者越多,社会效果就越好,报纸的生命力就会越强。作为党报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新闻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想读、喜读、乐读,是党报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办报人最为绞尽脑汁的事。那么党报经济新闻如何增强可读性呢?  第一,选题上要贴近百姓生活。党报的经济新闻所面对的读者群和专业财经报刊差别较为明显,不可能完全走依靠
NIE(Newspaper In Educatuon)一般译成“报纸教育”,指教师在课堂中,以报纸作为教学的材料,依据教学所需,设计各种学科教学课程的理论和方法。一份报纸是综合性的教科书,它不仅可以
华油杂10号(原代号H9905)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杨光圣教授用双低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110A作母本、双低恢复系8759作父本配制而成的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油菜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近年来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计算机辅助自主学习在此次教学改革中被广泛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本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
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发生极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新华社西藏分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访报道、组织指挥、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迅即展开,在
一个国家国民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已经成为各国强国富民的是重要渠道。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