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支抗骨缝牵张和rh-BMP/bFGF促进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种植体支抗牵张上颌骨复合体骨缝的动物实验研究;探索颅颌面骨发育不足治疗新方法,采用骨缝牵张成骨技术刺激猴上颌骨诸骨缝再生,延长面中三分之一,以微创的方法达到避免传统安氏三类矮形手术存在创伤、复发和患者难以接受治疗的目的.方法:实难选用猕猴6只,分为A(4岁)、B(4岁)、C(6岁)、D(8岁)4只,对照组E(5岁)、F(5岁)2只.相当于人类年龄的12.6~22.5岁.对应于人类青少年中后期与成熟期早期.于牵张前3月采用自行研制的前牵引支抗种植体行骨融合种植体植入术.部位为前鼻崤下方牙槽突内及颧牙槽嵴上各植入两枚种植体.待种植体达到骨融合后,麻醉状态下安放颅骨坚强外固定架.将N i T i -SMA螺簧连接于支抗种植体与固定架面具之间,进行牵张延长面中三分之一.采用力值为A、B猴500g、C猴800g、D猴1200g(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得),E、F不加力自然生长.牵引方向与合平面平行.牵张后4、8、10、12周分别取材.采用四环素荧光标记和组织学方法对上颌前颌缝,颧颌缝,颧颞缝,额颌缝等进行观察.对照组E、F进行生物力学研究.结论:不同年龄组实验动物可以通过骨缝牵张诱导缝区大量新骨形成,骨缝成骨主要发生在骨级与缝结缔组织交界处,各缝因受力大小和方向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反应,牵张力值较大者形成的新骨多,加大牵引力值可使成年动物达到同样效果.第二部分局部应用rhBMP/bFGF加速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局部应用rh-BMP/bFGF加速山头号下颌骨牵张成骨的效果.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外置式牵张器进行山头号下颌骨牵张成骨.将10只18~24个月龄山头号随机分为5组,每组2只,牵张完成即刻,及2、4、6、12周安乐死.在下颌第2和第3前磨牙之间行骨皮质切开并造成骨折后,将含有rh-BMP15mg及bGFF2000UI的载体胶原膜置入左侧牵张骨折间隙,即刻牵开1mm以利容纳置入的载体胶原膜.对照侧不加生长因子,牵引速度同实验侧.将外置式牵张器装置在骨折的两端,术后5天开始牵引,每天3mm,每日6次,0.5mm/次,分别于牵张完成当日及第2、4、6、12周时将动物处死,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光镜研究、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常规X线检查及X线软片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制剂(Ca(OH)2制剂)和三联抗生素制剂(Hoshino’s制剂)对体外培养的猪牙乳头细胞(pDP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使用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时根管消毒药物的选
加速牙齿移动,缩短正畸疗程,成为正畸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方面为加快牙周组织改建的研究,另一方面为高效能矫治器即正畸材料的研究.矫治弓丝在正畸材料的研究中处于重要地
目前,苹果阵营基本依靠苹果一家公司打专利战;苹果原来是电脑公司,进入手机、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时间很短,其在通信领域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终端的外观设计、应用软件创新和硬件集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前来本院行牙缺失种植修复的病例进行随访和回顾分析,以探究不同种植体系统、种植体直径、种植体长度等影响种植体骨吸收的因素,为临床诊疗中种植体的选择及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很多行业内都有所使用,“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身处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逐渐进行改革,混合学习方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提高食品安全责任险投保率,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一直是保险机构研究主题之一.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对宁波中小餐饮企业实施实地调查,重点
镁及镁合金具有优异的的力学性能,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耐冲击性,远超越其他材料。这些性质使得镁合金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交通领域,电子工业,医疗领域,航空领域等,这种
尤建玉先生在花木之乡长大,从小就对花卉盆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传统盆景艺术有较深的研究。为提高盆景制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他不断冲电,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经常参与各项
研究了 S I E M E N S可编程控制器与具有通信功能的直流调速器之间的通信控制,通过对系统的硬件配置、控制方式、通信软件实现介绍,给出了应用 P L C进行直流调速器串行通信监控的方法。
目的 研究自身生长因子PRP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增殖的影响,并和自体PDLFs移植修复犬慢性牙周组织缺损。方法 1.采用改良组织块法,全麻下拔狗上颌第3切牙,刮取牙周膜,以玻璃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