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植物—炼锌废渣系统中砷、锑的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urongy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arsenic)和锑(antimony)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亲硫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毒理学性质以及地球化学行为。砷、锑的共同污染在矿山周边很常见,近年来,环境中砷、锑共同污染的现象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重视,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黔西北是中国典型的土法炼锌区,多年的的金属矿产开发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渣堆存在矿山周边,人为加快了砷、锑进入周边环境的速度,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植物修复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且低消耗的清洁土壤的方法,利用植物对废渣堆场及废弃地进行修复,对有效控制重金属向周边环境介质扩散,实现污染环境及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黔西北威宁县猴场镇某经过植物修复7年的土法炼锌废渣堆场为研究区域,选取6种优势植物即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芦竹(Arundo donax)、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石楠(Photinia serrulata)、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植物参与下根系层废渣和垂直空间上不同深度梯度剖面废渣中的砷、锑以及植物组织中的砷、锑的迁移转化特征,旨在揭示优势植物修复对土法炼锌废渣中砷、锑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在土法炼锌废渣上进一步规模化开展生态修复或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修复可明显改变炼锌废渣的理化特性。对照废渣具有p H呈中性偏碱,物理结构及持水保肥能力较差等特点,植物修复后6种植物根际废渣和不同梯度废渣p H和Eh总体上较对照废渣显著降低,对照废渣Eh随废渣深度增加而减少,不同植物参与下的废渣Eh随废渣深度增加而增加,且40~50 cm废渣的Eh达到最大。植物参与下的根际和不同深度废渣的EC显著低于对照废渣,对照废渣EC随深度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不同植物参与下的废渣EC随废渣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加。不同植物根际废渣含水率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废渣,与对照废渣相比变化不一,不同植物作用下的不同深度废渣含水率均较对照废渣降低,但对照和植物作用下的不同深度废渣含水率无明显变化规律。植物根际废渣游离氧化铁含量大多高于对照废渣,游离氧化铝含量大多低于对照废渣,且根际废渣游离氧化铁含量低于非根际废渣。2.植物修复显著促进了废渣中养分的累积。植物修复对废渣中养分的影响为6种植物根际和不同梯度废渣中有机质,DOC,总氮、碱解氮、总磷、有效磷含量均较对照废渣显著提升,但提升幅度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氮元素提升幅度大于磷元素,DOC提升幅度大于有机质。碱解氮和DOC含量随废渣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少,表现出明显的表面聚集现象,总氮含量表现为上层(0~20 cm)含量显著高于下层(20~50 cm),总磷量变化与深度无关。3.植物修复可明显改变炼锌废渣的物理结构与化学组成。植物修复对废渣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废渣的表面相对平整,而植物参与下由于植物根系的穿插作用以及可能的根系分泌物的溶蚀作用,致使根际废渣的表面呈疏松多孔状。植物修复对废渣粒径组成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植物根际废渣中细砂粒废渣占比总体上高于对照废渣,粘粒和粉粒废渣占比低于对照废渣。废渣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元素是C、O和Si,植物根际废渣中C元素的比例较对照废渣大多不同程度升高,Si、Fe、S、O元素的比例大多不同程度降低。植物修复对废渣矿物组成的影响表现为降低根际废渣中方解石、赤铁矿等矿物的相对含量,增加废渣中石膏和方石英的相对含量。废渣的官能团表征结果表明,植物根际废渣中,羟基、脂肪族、芳香族、方解石、石英的峰强度较对照废渣不同程度降低,碳水化合物/有机硅化物和碳氮三键的峰强度增强。4.植物修复对废渣中砷、锑的迁移转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植物修复后,6种植物根际废渣中砷、锑含量与无机砷、锑含量总体上低于对照废渣,砷(III)、锑(III)含量显著高于砷(V)、锑(V),且根际废渣中砷(III)、锑(III)的占比较对照废渣增大;对照废渣和植物作用下的废渣中砷含量随废渣深度增加总体上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植物根际废渣中残渣态砷、锑占比最高,且较对照废渣明显增加,可交换态、铝结合态和钙结合态砷、锑占比大多低于对照废渣,废渣中砷、锑的生物有效性显著降低;对照废渣和植物作用下的废渣中可交换态砷占比呈随废渣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废渣中不同形态锑占比与废渣深度无明显相关关系。6种植物各个组织中砷、锑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76~1.564 mg·kg-1,0.022~0.488mg·kg-1,植物组织中砷、锑含量依次表现为根>叶>茎。不同植物砷、锑的富集系数均小于0.001,转移系数均小于1,说明6种自植物对砷、锑富集与转运能力均较低,相关性分析也表明植物中的砷、锑与废渣中的砷、锑无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可知,7年的植物修复一方面通过修复植物的根际活动(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活性)与植物凋落物归还作用显著改善根际微环境(增加废渣中养分的积累以及矿物风化成土过程)。另一方面,经过植物修复后废渣中的砷、锑的含量与生物有效性显著降低,植物组织中砷、锑的富集程度也较低,据此推测,植物修复初期可能增加了废渣中砷、锑的迁移,但后期则能抑制砷、锑的生物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改进后的气液复合加载岩爆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初始蓄能气压条件下的梯度加载岩爆模型对比试验,对试件的宏观破坏特征、内部的应力和变形、以及破坏过程的动态应
我国南海的深、远海天然气田开发,亟需研制、部署LNG-FPSO(天然气在线储卸装置),为海底资源的开采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为脱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并实现尾气的达标排放,LNG-FPSO
平面网格多边形的探索问题是典型的online探索问题。本文主要对平面区域中边界几何信息未知的网格多边形探索问题进行研究。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计算几何、数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涉及到未知危险区域撤离、搜救、游戏产业、机器人路径规划等实际应用问题的求解,所以具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研究价值。网格多边形的探索问题可描述为:给定平面上一个网格区域和一个边界信息未知的多边形P以及与边界相邻的起始
我国是一个贫油、富煤和少气的国家,而低碳醇可作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和替代燃料和油品添加剂,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因此通过将煤或生物质等含碳物质气化得到合成气(H2 + CO),
物联网及新型定位技术的发展使得室内定位得以实现,为人们提供室内位置服务成为必然。人们的日常生活处于室内或是室外空间,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相比之前较为关注的室外空间而言,室内空间结构复杂、语义丰富,不同的人对室内空间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与认知,有着不同的语义限制,因此目前已有的室外空间的相关技术无法直接应用在室内空间中。室内空间查询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室内位置服务,目前仍通过关键字匹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模转换器(ADC)已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和仪表控制等领域,各系统对ADC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多通道时间交织(TI)结构可提高ADC的采样率和分辨率,然而各通道之间存在的偏置、增益和采样时刻失配严重限制了TIADC的性能,目前学术界以基于定步长的LMS算法为主流的校准方法。然而定步长校准算法存在着收敛速度与精度的矛盾,因此本文有必要对变步长校准算法进行分析与设计,在保证算法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软件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功能也越发完善。应用软件界面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软件系统的功能发挥。由于应用软件界面中信息量大和信息类型多,易导致界面信息杂糅、层次结构不清晰以及信息引导性差问题,加重用户的认知负担,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操作效率与使用体验。本文从应用软件界面的底层基础—信息结构入手,结合用户认知需求,提出界面信息结构设计策略及优化模型并进行了案例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论
霍乱弧菌是烈性传染病霍乱的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单鞭毛,具有游动性。霍乱弧菌通过口进入宿主体内,穿过胃,最后定殖在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在此过程中,霍乱弧菌除了克服胃酸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我国当前农村问题的重要决策,对于我国发展国民经济,改善农村生活水平以及缩短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各地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陆续开展了乡村规划工作。为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安徽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地政策文件,使得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十分有效的推进。本论文在学习研究了国内外优秀乡村规划案例以及各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综合、交叉学科等方法以阜
随着数字化出版、信息技术以及开放获取的发展,科学论文的用户使用行为开始变得可窥可量,科学论文的使用数据逐渐进入科学研究的范围,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PLoS出版的七本开放获取期刊发表于2014-2015年的科学论文为样本,以期刊官网、PubMed Central和Web of Science平台上的使用数据为来源,从用户使用行为为切入场景,进行Usage Metrics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