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AO7的性能和机理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泥是工业制取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的强碱性物质,若高碱度的赤泥渗滤液进入地表水或渗入地下水,会使水体p H大幅升高,造成严重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兴起的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它通过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可以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赤泥中含有大量的铁氧化物,是高级氧化中常见的催化活性组分。生物炭是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其不仅可以用于吸附污染物、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治理上,还可以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废水。本研究遵循“以废治废”的原则,将赤泥与花生壳生物炭进行共热解,制得赤泥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热解后会产生Fe3O4磁性物质,将极大地提高处理印染废水后催化剂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此外,本研究用该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钠(PDS),以偶氮染料橙黄Ⅱ(AO7)为目标污染物,对比原始花生壳生物炭研究了催化降解性能,探究了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机理及AO7的降解途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慢速热解法制备了原始花生壳生物炭,并活化PDS降解模拟废水中的AO7。在700℃温度下热解的花生壳生物炭具有最好的活化效果,在花生壳生物炭投加量为0.5 g/L、氧化剂PDS投加量为20 m M、AO7浓度为50 mg/L、p H=6的条件下,10 min内AO7可以完全去除,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量色散X射线谱(SEM-EDS)、比表面积分析(BET)、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等表征结果显示:石墨碳结构、C-O、C=O等表面含氧官能团是花生壳生物炭活化PDS的活性位点;自由基淬灭实验与电子自旋共振实验(EPR)结果表示,生物炭/过硫酸钠体系(BC/PDS体系)中主要由SO4·-、·OH、O2·-三种自由基共同作用降解AO7,三种自由基通过与生物炭表面结合的方式,形成表面键合的自由基来降解AO7;经过四次循环后,花生壳生物炭的回收率为38%,对AO7的降解率下降至27%。(2)将赤泥与花生壳粉共热解制成赤泥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赤泥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制备最佳条件为:采用硝酸中和赤泥的碱性,赤泥与花生壳质量比(g/g)为3:1,赤泥与硝酸(质量分数约68%)的固液比(g/m L)为1:1.5,热解温度为700℃;通过优化实验参数,在赤泥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投加量为1.5 g/L,PDS浓度为10 m M,AO7初始浓度为50 mg/L、p H=6的条件下,30 min内AO7可以完全去除,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SEM-EDS、BET、Raman、XRD、FTIR等表征结果表示,除了生物炭中的石墨碳结构、表面含氧官能团以外,Fe3O4和Fe~0也参与了PDS的活化。自由基淬灭实验与电子自旋共振实验(EPR)结果表示,赤泥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过硫酸钠体系(RBC/PDS体系)与BC/PDS体系类似,体系中主要由SO4·-、·OH、O2·-三种自由基共同作用降解AO7,三种自由基通过与生物炭表面结合的方式,形成表面键合的自由基来降解AO7;AO7的降解经过偶氮键(-N=N-)断裂脱色,生成1-氨基-2-萘酚与4-氨基苯磺酸钠,随后1-氨基-2-萘酚被氧化、脱氨、开环、脱羧,4-氨基苯磺酸钠经过脱氨、脱硫、羟基化,最后被矿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赤泥功能生物炭复合材料中含有磁性物质Fe3O4,经过四次循环后,催化剂回收率为88%,对AO7的降解率为65%,使用完毕后可以进行磁回收,资源化利用率更高。
其他文献
厌氧氨氧化工艺因能耗低,无需外加碳源,运行成本低等特点被视为一种可持续的高效生物脱氮技术而受到广泛关注。厌氧氨氧化菌属嗜温菌,其需要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才能维持其正常氮代谢活性。低温会对厌氧氨氧化菌代谢产生胁迫作用,进而严重影响该工艺的脱氮性能。因此,厌氧氨氧化菌对温度的高敏感性严重地制约了厌氧氨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主流工艺中的应用。如何维持厌氧氨氧化菌在主流工艺条件下的高效脱氮性能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亟
学位
四环素(TC)含有多个苯环且分子量大,具有稳定、隐蔽、难降解等特点,会使其在水环境中长期富集,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缓解此类问题,针对TC废水的治理技术应运而生。而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因其氧化性强、二次污染小、反应条件宽泛等特点受到关注。其中,以碳铁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的非均相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能避免金属浸出造成的二次污染,提高催化剂的电子传递效率,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碳-金属复
学位
六价铬(Cr(Ⅵ))是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在固化/稳定化处理中,Cr(Ⅵ)通常被还原为毒性更小、更稳定的三价铬(Cr(Ⅲ))。但环境中存在锰氧化物等天然氧化剂,它们能够将Cr(Ⅲ)重新氧化为Cr(Ⅵ),增加环境污染风险。磷酸盐是环境中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农药或含磷化肥的施用使其在农田土壤中富集,浓度达100-3000 mg/kg。当磷酸盐与Cr(Ⅲ)共存时,磷酸盐可能与Cr(Ⅲ)形成沉淀物,还
学位
四环素类抗生素因其用量大、难生物降解和潜在的生态毒性而日益受到关注。盐酸四环素(TCH)是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一种,因其更容易被吸收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养殖行业。然而,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难以将其去除,致使TCH在自然水环境中不断累积。TCH长期暴露在水环境中会使得致病菌产生抗药基因,进而使得该致病菌引发的疾病的发生概率增加;另外,TCH在生物体内累积会影响生物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近年来,基于过硫酸盐的
学位
随着富营养化的加剧,我国境内水体的有害藻华在频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上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由铜绿微囊藻引起的蓝藻水华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在太湖、巢湖、滇池中,微囊藻常常成为水华优势藻种,导致微囊藻的防治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针对铜绿微囊藻引起的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的研究,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以环境因素变化为主的外因,以及以蓝藻生理特性为主的内因两方面。光作为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对藻
学位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氮、磷是受纳水体的重要污染源,尾水深度处理对水体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尾水的深度处理方式存在投资高、能耗高及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不利于长期稳定的深度处理。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CW)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厂三级处理的低碳、可持续生态处理技术。然而,由于尾水中缺乏有效碳源,导致传统CW中总氮的去除效能偏低,且伴随强温室气体N2O的释放。因此,强化
学位
近年来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银(Ag NPs)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技术、电子、医学、环境修复、生物传感器、农业和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纳米银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它们释放到自然水生环境中,并随食物链积累造成严重的生态风险;纳米银潜在的环境风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热点,而藻类作为初级生产者,是构成众多生态系统中水生食物链的基础,又因其对外部环境较为敏感常被用作评价外界污染物生物效应的模型生
学位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由于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而受到广泛关注。大气沉降,包括大气湿沉降和干沉降,是大气中的污染物进入土壤、水体等其他环境介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前期研究多针对湿沉降或干湿总沉降,对于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干沉降认识还比较少。重庆拥有三峡库区80%的面积,其大气污染会通过大气沉降等过程影响到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本研究采集了2019年1月
学位
受地形限制山地村民多以散居为主,集中式污水处理工艺难以适应其污水收集特征和不能满足其处理要求。现有山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少且普适性不强,污水处理装置仍存在曝气能耗大、维护强度高、脱氮能力弱等缺点。因此,如何因地制宜的开发出低能耗、低成本、易维护的污水处理工艺便成为了山地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关键。山地村镇具有地形高差较大的特点,其污水处理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重力势能,如果能挖掘重力势能以代替传统污水
学位
真菌在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中无处不在,它们对人类活动和健康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有害真菌会对公众和经济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临床上真菌感染已成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死亡率高达30%~60%。所以对真菌的检测鉴别方法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能够产生高于拉曼效应10~6~1012倍的增强信号,达到单分子检测所需的灵敏度。SERS技术因其具有快速、步骤简单、成本低、结果准确且样本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