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调节家蚕幼虫生长发育的新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a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的生长和发育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调节。其中,外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等,内在遗传因素之一是通过在前胸腺中合成并分泌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20E),并基于其滴度的周期性波动变化来调控昆虫幼虫蜕皮、化蛹及蛹到成虫的变态发育过程。以鳞翅目昆虫——家蚕为例,目前,有关家蚕内分泌调控的内在分子机制已积累了大量研究基础,然而外界环境因素对家蚕幼虫生长发育进行调控的机制尚不清楚。在家蚕饲养的生产应用中,温度作为最主要的外界环境因子,影响着家蚕的整个发育进程,家蚕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0~30℃;但是,温度是否可以通过影响20E等内分泌激素信号通路来调控生长发仍不得而知。因此,探究温度对家蚕等昆虫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将有助于完善外界环境因素与内在遗传因素之间的互作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以家蚕和果蝇为模式,利用遗传操作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多种实验方法,在组织和个体水平探究了温度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解析了温度对20E合成的调控作用。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处理延缓家蚕幼虫的生长发育我们用25℃和18℃持续性地处理五龄家蚕幼虫,其中25℃为室内养蚕的正常饲养温度。观察发现,当25℃处理的五龄家蚕幼虫停止进食而开始上蔟时,而18℃处理的家蚕幼虫还处于五龄幼虫食桑阶段。对发育周期进行统计的结果表明,与25℃处理组相比较,18℃低温处理延缓家蚕幼虫向蛹的变态发育约4天。同时,我们也记录了不同温度处理下家蚕生长速率的变化。从不同温度条件处理开始,每隔8小时称量家蚕的体重直至家蚕上蔟。统计结果显示,25℃饲养条件下的家蚕幼虫首先达到起始上蔟并变态发育的关键体重,而18℃低温处理家蚕幼虫达到关键体重的时间延迟约4天,且关键体重也相对较低,表明低温降低了幼虫的生长速率。2.低温处理影响家蚕蜕皮激素的合成鉴于低温处理延缓家蚕幼虫生长发育,而蜕皮激素(20E)是调控家蚕发育进程的关键内分泌激素,我们因而同时分离25℃处理组上蔟时家蚕以及同时期18℃处理组仍在取食阶段的家蚕幼虫的血淋巴,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血淋巴中20E的含量。结果显示,与25℃处理组相比,18℃处理组的家蚕幼虫的血淋巴中的20E含量显著降低。此外,鉴于昆虫20E滴度的变化会引起靶组织脂肪体中20E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我们进一步利用RT-q PCR实验对不同温度处理后家蚕幼虫脂肪体中20E信号转导基因E75B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8℃低温处理延迟了E75B表达高峰的出现。综合分析表明,与25℃适宜温度相比。18℃低温处理对家蚕幼虫20E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低温处理对家蚕前胸腺组织中20E合成途径关键酶类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幼虫末龄阶段,不同温度处理下20E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即在幼虫末期(上蔟前)高表达;但是,18低温处理延迟了20E合成酶基因表达高峰的出现,暗示低温对20E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综合分析表明,适宜温度通过促进前胸腺中20E合成酶基因转录来促进20E合成,从而调节家蚕幼虫的生长发育。3.热感知信号分子TRPA1的表达下调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1)家蚕TrpA1基因的敲除影响幼虫生长发育及20E合成为了进一步探究温度影响家蚕生长发育的机制,我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构建了家蚕热感知信号分子TrpA1的敲除突变系。进一步将TrpA1敲除系与对照组家蚕幼虫同时置于29℃条件下饲养,结果发现,当对照组家蚕幼虫上蔟时,TrpA1敲除突变家蚕的幼虫仍处于取食期;统计结果显示,TrpA1敲除导致家蚕幼虫上蔟时间延迟约2.5天。以上证据表明,TrpA1敲除延缓了家蚕幼虫的发育进程,与18℃低温处理产生的表型类似。我们同时分析了TrpA1敲除对家蚕20E合成的影响。酶联免疫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rpA1敲除抑制了20E的合成。RT-q PCR实验结果表明,TrpA1敲除对前胸腺中20E合成酶基因以及脂肪体这一20E靶组织中20E信号转导通路基因E75B的转录具有抑制作用。综合分析表明,TrpA1敲除通过抑制20合成酶基因转录来影响20E合成,进而延缓家蚕幼虫的生长发育进程。(2)果蝇前胸腺中的TrpA1干涉影响幼虫生长发育及20E合成酶基因表达我们进一步基于Gal4/UAS系统介导的RNA干涉(RNAi)遗传操作原理,利用果蝇前胸腺特异的Phm-Gal4对前胸腺中TrpA1的表达进行组织特异性RNAi,进而观测其对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5℃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前胸腺中特异性的TrpA1干涉延迟了果蝇幼虫向蛹的转变进程。此外,RT-q PCR实验和免疫荧光分析表明,果蝇前胸腺中特异性干涉TrpA1对20E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综合分析家蚕和果蝇中的证据表明,热感知信号分子TRPA1促进20E合成来调节幼虫的发育进程。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高铁智能建造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然而现行的线性造价估算方法逐渐出现与之不匹配、不适应等问题。本文运用非线性复杂系统预测等方法,建立高铁智能建造造价非线性估算系统,主要以高铁智能建造造价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建立高铁智能建造造价估算SD模型,为高铁智能建造造价控制优化提供决策支持。研究结论:(1)分析验证了高铁智能建造实际造价随机性演变规律及趋势;(2)构建了高铁智能
期刊
以防水钢板为基材,在其表面制备不同厚度涂层,制成建筑外墙钢板试样,用弹丸撞击。根据弹丸冲击原理分析不同撞击速度、撞击角度、撞击距离下建筑外墙钢板涂层损耗,通过粗糙度、涂层脱离面积、百格测试法分析钢板涂层附着力。结果表明:撞击速度、撞击角度、撞击距离越大,涂层损耗量越大,增大涂层厚度会降低涂层附着力;钢板表面越光滑,涂层附着力越小,涂层越易破坏,钢板的粗糙度为23μm时,涂层的附着力最好。
期刊
智能建造是建筑行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化”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建造业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动了工程建造活动中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升级,作为对变革进程影响最大的高等教育也面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大挑战。通过对新工科教育理念和建筑行业人才新需求的分析,阐明了在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建筑产业转型背景下,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增设智能建造专业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探讨了智能建造专业人
期刊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地质条件和结构形式最复杂、修建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国。在我国公路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路隧道将不可避免地穿越岩溶地貌区,且今后类似工程还将越来越普遍。以湖北宣鹤高速公路太平隧道工程为依托,结合现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运用探测雷达对岩溶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运用三维成像扫描技术确定溶洞整体情况。
期刊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气候变化也日益严重,城市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中,通过采用一系列海绵设施来调节城市内外的水资源,实现雨水的集蓄、渗透与净化,达到城市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将从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和实施两个方面展开,旨在探讨空间治理背景下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以期能够促进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和实施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对预处理铝合金进行高温烧蚀,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采集不同灼烧时间下铝合金图像,提取烧蚀特征,用分形模型分析图像特征。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烧蚀坑扩大、变深,试件分形维数增加、失重率增加;烧蚀72 h后,分形维数为1.978D,失重率为5.186×10-3%,试件破坏显著;分形模型能准确分析铝合金烧蚀形貌演变。
期刊
学位
新时代下,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海绵城市理念被广泛推行,其不仅为城市给排水建设创新给予了难得的契机,而且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因海绵城市雨水吸收能力较强,将其运用于城市给排水建设中,可有效预防出现城市内涝的情况,助力于城市健康发展。对此,本研究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其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运用,并以实例进行了多方论述,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期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复苏势头脆弱,全球贸易和投资低迷,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复苏分化,不稳定、不确定性风险积聚,经济发展也出现“新常态”,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为了应对和降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经营风险,运用财务管理来储备财务柔性的策略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财务柔性能帮助企业应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带来的突发性资金需求,
学位
<正>云南农业大学教授魏红江和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育出"世界第一猪"——孤雌生殖克隆猪。孤雌生殖,就是一个卵母细胞没有经过与精子受精这一过程而直接发育成一个胚胎,甚至一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不发生孤雌生殖。云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把猪卵母细胞进行人为的孤雌激活处理,使其发育成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26天后,取出胎儿建立孤雌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连续克隆,最终获得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