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作为一种长效性和耐候性的抗菌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抗菌效果,已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护理产品和医疗器械中。由于这些产品大多是与人体体液或血液直接接触的,所以必须考虑到它对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与之接触的细胞的毒性,而目前对纳米生物材料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的研究甚少。另一方面,纳米级的银粒子由于其超微性,会产生很多特殊的理化性质,例如高表面活性,强的吸附能力和高化学活性,使得它与常规生物材料相比更容易透过细胞膜上的孔隙进入细胞内或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内,还有可能会透过特殊的生理屏障,进一步蓄积于常规材料无法到达的深部组织。动物实验显示,将纳米银按临床给药方式给予大鼠后,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脑部神经元固缩,质核素生成更严重,血脑屏障(BBB)有轻微损伤。由于体内实验影响的因素较多,因而关于纳米银是否能透BBB尚缺乏定性的实验来证明,纳米银粒子是否会对构成屏障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和星形胶质细胞(AC)产生毒性,是否会对紧密连接(TJ)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正等待研究去证明。本课题以纳米银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了与之粒径有不同程度差异的微米级材料作为对照材料,确定粒径分布后,采用医疗器械评价标准中有关固体材料的试验方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按常规的细胞增殖度法(浸提液法)和琼脂覆盖法(间接接触法)都不能测定到几种银材料的毒性,也不能区别纳米生物医药材料与常规医药材料之间生物相容性的差异。将标准中的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材料与细胞直接接触培养,分别以MTT生成和LDH释放作为检测指标进行银粒子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考查其毒性效应和银粒子浓度、粒径之间的关系,确定可以引起机体毒性反应的银粒子的剂量并揭示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之间体外细胞毒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银材料的粒径分布对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相同浓度的纳米级银粒子和与之粒径接近的微米级银粒子,比粒径较大的微米级银粒子的细胞毒性大。其中,粒径较大的微米银材料仅在高浓度(500μg/ml)时对细胞生长有显著影响,而纳米银细胞毒性与银粒子的浓度呈量—效关系,当纳米银浓度控制在100μg/ml以内时,其毒性较小。本实验的结果提示了,在对纳米生物医药材料进行安全性评价时不能局限于传统方法,应结合产品的性质和用途建立能反映其特性的评价方法来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本课题进行了BMVEC和AC原代培养,并采用两种细胞共同培养建立了BBB体外模型,通过细胞间连接的形态学观察和跨膜电阻值(TEER值)测量对模型进行验证。建立的BBB体外模型细胞间的致密性高,在形态、结构上能较好地模拟在体状态的BBB,可为研究纳米粒子透过BBB提供稳定的实验工具。运用transwell系统,对两组银粒子进行透过BBB体外模型的研究,采用透射电镜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分别检测了纳米级的银粒子和微米级的银粒子对BBB细胞的损伤、对细胞间TJ的破坏和细胞吞饮囊泡的影响。建立了培养液中银浓度测定的的火焰原子吸收(AAS)法:及痕量银测定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通过银浓度测定对细胞内外的银分布及在体外BBB中的透过进行研究,揭示两种银粒子材料进入细胞内和透过BBB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纳米银能够通过胞饮进入到BMVEC和AC细胞内并引发细胞水肿,损伤细胞间紧密连接,造成BBB的完整性丢失,进而跨越BBB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微米银则不能被细胞所吞噬,也不能透过BBB。提示了,虽然纳米粒可消除或减弱BBB的限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前景,但是它对BBB的细胞的损伤和细胞间TJ的破坏等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