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降水梯度带典型植物适宜盖度空间分布特征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nie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植被盖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小土壤侵蚀,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恢复的适宜盖度不同。黄土高原从东南到西北多年平均降水量由700mm递减至200mm左右,土壤质地渐次变粗,蒸发性增强,植被类型由乔木林、乔灌混交林向灌木林和灌木草原过渡。根据黄土高原降水梯度变化的特点,确定不同土壤-植被-气候区适宜的植被盖度,对该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Biome-BGC模型以气候、土壤和植被类型作为输入变量,模拟生态系统碳、水和营养物质循环,但对水循环过程模拟过于简化。以水量平衡为基础适宜植被盖度是维持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关键。本文以该区三种代表性植物(乔-刺槐;灌-沙棘;草-红豆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降水梯度带内三个典型试验点(宁夏固原、甘肃子午岭和陕西长武)三种代表性植物的土壤水分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评价了改进后的Biome-BGC模型在黄土高原的适用性。以收集到的黄土高原降水梯度带内代表性研究点气候、土壤和生理生态数据为参数,驱动改进的Biome-BGC模型,模拟乔、灌木两种植物(刺槐、沙棘)净初级生产力(NPP)、总初级生产力(GPP)、蒸散量(ET)和叶面积指数(LAI)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了两种植物的适宜盖度。为黄土高原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指导。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黄土高原实测的土壤资料,对六种常用间接推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方法进行评价与优化,在拟合较好的Saxton方法基础上提出了计算黄土高原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经验公式,改进的公式较原始Saxton方法和其他5种方法有更高的拟合精度,可用于黄土高原饱和导水率的间接估算。(2)通过比较宁夏固原、甘肃子午岭、陕西长武试验点的实测资料与改进后的模型模拟结果,证明改进后的Biome-BGC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降水梯度带内的三种典型植物(乔-刺槐;灌-沙棘;草-红豆草)NPP和ET的动态变化模拟效果较好,可应用于黄土高原降水梯度带内三种植物水、碳转化的模拟。(3)沿降水梯度的三个代表性研究点(洛川、吴旗、海原)刺槐林和沙棘林NPP、GPP、ET和盖度存在明显差异。从洛川、吴旗到海原,年均降水量逐渐递减,两种植物NPP、GPP、ET和盖度也逐渐递减。同一地点,刺槐林NPP、GPP、ET均大于沙棘林,沙棘林的适宜盖度高于刺槐林。三个研究点研究时段内两种植物NPP、ET年际变化均与前一年8月份到当年7月份的降水量显著相关。(4)黄土高原降水梯度带内刺槐林、沙棘林的适宜盖度空间分布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和独特的分布格局。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主要呈带状分布。两种植物盖度的主要控制因子为降水。降水量大于550mm的地区,刺槐林适宜盖度可达到70%以上,沙棘林适宜盖度可达到80%以上;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刺槐林适宜盖度可达到60%,沙棘林适宜盖度可达到70%;在降水量小于300mm的地区,刺槐林适宜盖度小于40%,沙棘林适宜盖度小于50%。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两章.第一章分两节.第一节中回顾排队论的历史,第二节中首先介绍补充变量方法,然后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第二章共分二节.第一节中首先介绍第二种服务可选的M/M/1排队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很多学校都转入到了线上教学,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需要将线上教学中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也要将存在的问题拿出来一起探讨,为我们今后的教
本文概述了影响报警产品性能的两大原因,并以半导体传感器为例,论述了传感器的特性对报警产品的可靠性及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并针对报警器的误报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第一次浪潮的初步告捷,GWAS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的遗传机制研究中。然而,GWAS研究的结果却难以完全解释很多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其原因主要在于,复杂疾
降雨是驱动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之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雨格局的改变必将对其区域植被群落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了解天然群落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优势种对
本文研究了网络可靠性度量的两类指标.假设图G的每条边不发生故障,而每个点相互独立的以同一概率p∈[0,1]发生故障,称图G为点失效情况下的网络.这种情况下,度量图G的可靠性的
本文分两章.第一章分两节.第一节中回顾排队论的历史,第二节中首先介绍补充变量方法,然后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第二章共分二节.第一节中首先介绍服务员强制休假的M/M/1排队
Burgers方程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模型,该方程在气体动力学,弹性力学,水资源污染以及连续随机过程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该类方程的定解问题常常伴有激波现象产生,从
本文研究了含有一个五元环其余均为六圆环的一类苯环[7]所对应的平面图,本文假设五边形在整个六角系统的一侧出现,如(茚、古马隆)等[12],本文称其为混合系统.利用六角系统的B
本文分两章.第一章分两节.第一节中回顾排队论的历史,第二节中首先介绍补充变量方法,然后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第二章共分二节.第一节中首先介绍单重休假的M/M/1排队模型,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