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影响下显得日益迫切。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城市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文脉和传统特色,是城市展示其内涵和形象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我国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面还存在经验不足,保护评价作为街区保护的必要阶段也难以突破现有的方法体系,致使很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成效甚微。论文以重庆主城较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和弥补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不足,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入主观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街区建成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论文首先着眼我国和重庆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大背景,引出课题,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主观评价方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评价方面的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的保护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得出在当前的研究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评价的内容缺乏“人——环境”的关系考虑,主观评价方法较少涉及到历史文化街区建成环境这一研究领域;历史街区保护已有的综合评价一般只限定在一个保护阶段层面,还没有学者将保护前、保护中、保护后评价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这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评价中的一个不足。接着,对历史文化街区主观评价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做出了详尽的探讨分析,认为该方法在该领域中是可行的;基于此,论文对历史文化街区主观评价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说明,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最后,运用主观评价方法结合重庆主城三个典型的历史街区进行了保护前、保护中及保护后的三阶段评价研究,并基于结论反馈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和方法。研究的主要思路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首先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再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历史街区整体环境做出科学可行的分析评价,最终基于评价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两个方面:方法上,引入了主观评价方法,质化和量化分析相结合,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弥补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评价方法的不足,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容上,提出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前、保护中及保护后看成一个体系进行评价,打破传统只顾单一时期评价的局限做法,利于衔接历史街区在各时期的问题和要素,使街区的保护更新始终按照一条主线开展,这为重庆主城及其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