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防治和植物支持系统用于烟粉虱防治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粉虱Bemisia tabaci(Hemiptera:Aleyrodidae)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农业害虫。烟粉虱是一个包含至少44个隐存种的物种复合体,其中两个全球入侵种Middle East-Asia Minor 1(MEAM1)和Mediterranean(MED)危害尤其严重。烟粉虱抗药性的增强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使得烟粉虱的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方法的开发和利用愈发受到重视。植物支持系统通过向目标作物引入一些功能植物,对保护天敌,诱集害虫或驱避害虫有促进的作用。本文对一些物理防治方法和植物支持系统进行研究,探索其用于烟粉虱防控的潜力和效果。具体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使用防虫网和黄板对辣椒苗期烟粉虱开展防控研究。检测了40目、60目和80目防虫网孔径大小及烟粉虱和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规格防虫网的穿过率,发现60目防虫网最适合,能阻隔70%以上的烟粉虱,但可以通过90%以上的海氏桨角蚜小蜂。在辣椒苗期通过悬挂黄板和笼罩60目防虫网的物理防控手段,可以有效防控辣椒上烟粉虱的发生,使用物理防控的辣椒苗上烟粉虱的卵和若虫数量显著低于没有悬挂黄板和笼罩60目防虫网的辣椒苗,且化学农药的用量可以减少50%-75%。(2)研究了本氏烟和迷迭香对烟粉虱的诱集或驱避效果。本氏烟对烟粉虱有显著的吸引和诱杀作用,但是烟粉虱的隐存种类别、目标作物的品种都对本氏烟诱集烟粉虱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当烟粉虱隐存种是MEAM1或者MED时,相较于两个辣椒品种(杭椒一号和正大119),本氏烟都表现出更强的诱集烟粉虱能力。释放在辣椒上的烟粉虱在经过48 h后,会有约一半数量扩散到本氏烟上,使得两种植物上烟粉虱数量相当,差异不显著,而释放在本氏烟上的烟粉虱较少扩散到辣椒上。本研究发现迷迭香盆栽苗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不明显,需要对其品种及生长期等影响因素开展进一步的研究。(3)尝试构建棉花-烟粉虱本地隐存种-海氏桨角蚜小蜂储蓄植物系统用于防控烟粉虱。棉花是包括本地种在内的多个隐存种烟粉虱的适宜寄主。本研究针对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常见温室作物,筛选了在其上适合度较差的烟粉虱本地隐存种:在番茄上,Asia 1表现出最低的适合度;在茄子上,Asia II 6是相对最不适合的隐存种;在辣椒上,本地种Asia II 7和入侵种MEAM1都有着较低的适合度;而黄瓜上几个本地隐存种表现相近,无明显差异。随后进行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寄生实验,发现该蜂对Asia 1、Asia II 7和MEAM1三种烟粉虱的寄生率差异不明显。据此,构建了棉花-Asia II 7-海氏桨角蚜小蜂这一储蓄植物系统用于辣椒上烟粉虱的防控并在室内进行了测试,发现储蓄植物系统可以持续提供海氏桨角蚜小蜂,经过合理设计优化,有望有效防控烟粉虱。
其他文献
天然除虫菊素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与其人工类似物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一样,都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长期使用不仅污染环境并且导致很多昆虫产生抗药性,因此使用天然除虫菊素是更有潜力更环保的害虫防治手段。天然除虫菊素对蚊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不仅对蚊虫具有杀灭活性,还具有驱避作用。但是目前关于天然除虫菊素的活性研究大多聚焦于击倒活性和触杀活性,其驱避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结合驱避行为实验以及昆
由禾谷镰刀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病害流行年份能够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而且病菌产生的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 DON)等真菌毒素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我国已将该病害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治是赤霉病防控的重要措施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我国乃至亚洲水稻产区上的重要农业害虫。褐飞虱主要通过刺吸、产卵、传播病原物等多种方式为害水稻,作为刺吸式口器昆虫,褐飞虱的唾液在取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褐飞虱唾液可分为胶状唾液和水状唾液,胶状唾液与唾液鞘形成有关,可帮助口针穿刺;水状唾液含有果胶酶、纤维素酶、氧化还原酶等多种活性成分,有助于褐飞虱消化、获取营养物质。实验室前期共鉴定得到了218
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属菊科菊属,主产于浙江省桐乡市。杭白菊主要以扦插、分株等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种苗,多年的无性繁殖,使得植物病毒大量积累和快速传播,导致品种退化,影响菊花产量和品质,严重阻碍了杭白菊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主要调查桐乡的多个杭白菊基地的生产状况,对具有病毒症状的样品进行采集并检测;通过“多步分步法”进行多次茎尖剥离获得脱毒苗;开展杭白
果胶杆菌科内Pectobacterium、Dickeya、Brenneria和Lonsdalea属的大多数细菌是植物病原菌。Pectobacterium和Dickeya属细菌导致植物软腐病,为害众多作物、蔬菜及观赏性植物;Brenneria和Lonsdalea属细菌主要为害树木。建立准确、灵敏、高效地检测和鉴定这些病原细菌的方法对于有效防控病害至关重要。我们在检测浙江省田间甘薯茎腐病发病植株时,发
人工释放天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烟草大田的蚜虫防控中。然而烟草害虫发生密度较低时,释放的天敌和自然天敌更倾向于在草丛及植物花朵附近自由飞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十分有限。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我们思考如何通过调控田间自然天敌的寄主搜索行为,吸引更多天敌昆虫主动搜寻害虫生境,从而有效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本文进行了如下工作:室内提取并初步鉴定害虫取食烟叶挥发物、生物测定对害虫天敌烟蚜茧蜂的引诱活性物质,探究影响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作为以水稻为食的单食性害虫,通过取食和产卵为害水稻,给我国乃至东南亚的粮食生产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鞣化激素作为昆虫蜕皮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发挥作用的激素,主要调节昆虫在蜕皮后,柔软表皮的硬化与黑化。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得到褐飞虱鞣化激素的两个单体基因,同源性分析发现在不同昆虫中鞣化激素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且Nlbursicon-α和Nlbursicon-
昆虫体内的糖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可促进昆虫生长发育、饥饿状态下为组织供能、帮助昆虫飞行和觅食、提高昆虫抗逆性等。本文以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膜翅目:茧蜂科)-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鳞翅目:菜蛾科)寄生体系为对象,利用质谱鉴定了菜蛾盘绒茧蜂毒液的蛋白组成,并在鉴定小菜蛾血淋巴中糖类物质种类的基础上,研究菜蛾盘绒茧蜂毒液对寄主血淋巴中糖类物质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极具破坏性的水稻害虫。铁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生物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褐飞虱铁蛋白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为褐飞虱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鉴定了三个褐飞虱铁蛋白基因,即NlFer1、NlFer2和Nlsoma-Fer。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探究了NlFer1、NlFer2和Nlsoma-Fer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以及
昆虫神经肽是由神经系统合成、贮存并释放的多肽类活性物质,是多细胞生物中最多样的信号分子群。成熟肽(通常约5–80 aa)是由无活性的前体肽产生的,具有含量低、活性高、作用广泛且复杂的特点,影响昆虫几乎所有的行为和生理反应。咽侧体抑制激素Alloatostatin-A(AST-A)在昆虫中分布广泛,存在于脑、咽侧体、血淋巴、消化道及神经节中。目前研究发现,昆虫AST-A具有影响昆虫的保幼激素合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