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古近纪柳区砾岩和甲查拉组孢粉研究及古环境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eam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持续俯冲、新特提斯洋消亡,进而发生陆-陆碰撞、地壳缩短的结果,是中-新生代以来地质历史中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青藏高原的碰撞与隆升已经成为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模型、碰撞时间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有待更为详细的研究。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代表新特提斯洋的残留洋壳,与其两侧产出的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建造共同构成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晚三叠世-古近纪新特提斯洋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综合地质作用而形成的一条非常复杂的构造带。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两侧的沉积地层中记录了两大板块拼合过程的丰富地质信息。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出露至少两种类型的砾岩质磨拉石。柳区砾岩属于雅鲁藏布地层区,是位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及南侧的仅有的陆相磨拉石,是碰撞之后伴随造山带的后期演化所形成的一套山前磨拉石建造。甲查拉组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的江孜盆地,并且是江孜地区的最高海相层,被视为新特提斯洋关闭时代的主要证据。   本文首次对柳区砾岩夹层中的泥岩和泥质粉砂岩进行了孢粉学研究,并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孢粉化石。通过对柳区砾岩孢粉组合特征的分析,柳区砾岩的沉积时代可以初步定为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柳区砾岩下部晚始新世孢粉植物群以落叶和常绿阔叶植物为主,还含有数量不多但种类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分子,反映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过渡到柳区砾岩中上部早渐新世,其植被主要是以温带落叶阔叶植物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反映温和较湿的暖温带气候。   根据甲查拉组孢粉植物群揭示出甲查拉组沉积自晚古新世开始,其沉积结束可能延续到早渐新世,也就是新特提斯洋关闭在江孜地区可以延续到早渐新世。甲查拉组晚古新世-早始新世是以温带乔木植物占优势的温暖湿润的暖温带或亚热带气候;始新世中晚期是以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植物为主的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早渐新世是以温带植物成分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植被,为温和较湿的暖温带气候。根据甲查拉组孢粉组合特征及松柏类植物种属和含量的变化特征得出:中晚始新世时,江孜盆地周围的山体的高度为2000m左右;早渐新世时,山体上升到至少2500m左右。   通过对研究区柳区砾岩夹层中的泥岩及甲查拉组中的泥岩和泥质砂岩进行孢粉学研究,提取了记录在相应地层中的微体古植物信息。其研究意义不仅在于确定时代、获取相应的古植被信息和恢复当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同时,也为研究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的依据。
其他文献
锑(antimony,Sb)是一种生物体非必须的、广泛分布的典型毒害重金属元素,是全球性环境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有很强的毒性。由于锑及其化合物在交通运输、阻燃剂、化工,玻璃
以3个甜瓜品种“BM7”、“伽师瓜”和“Y8”为试材,选取甜瓜基因组的3个DNA区域进行SSR位点的分布规律分析,进一步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甜瓜基因组SSR位点的多态性,以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作为党支部如何坚持党的领导,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参与重大决策,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夹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带内发育多条呈近东西向展布的构造-岩浆岩带,其中以冈底斯复合岩浆岩带最为著名。论文在
本论文在前人有关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华北北部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和洪水庄组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过程中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程
本文对350块南极陨石进行了化学群-岩石类型确定,除普通球粒陨石外,发现5块特殊类型陨石,包括1块CM2型碳质球粒陨石(GRV050179),1块来自灶神星的玄武岩质无球粒陨石(GRV051523),1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增加,以及国际油价在高位徘徊,油砂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将成为重要接替能源,在今后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油砂资源分布广泛、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针对
豫西渑池地区寒武系馒头组地层出露良好,地层连续,保存有丰富的叠层石,特征明显,种类较多。通过对豫西渑池地区叠层石的宏观、微观特征的研究分析,为豫西寒武纪古环境的重建
近现代化古筝艺术发展迅猛,从古筝音乐的创作、技巧上的丰富和完善,使古筝音乐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可谓是古筝音乐史中的一个突破点。如今古筝专业和业余学者人数的增加,各个琴行
泥盆纪生物礁是显生宙以来规模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生物礁,在全球已探明的碳酸盐油气田中占重要地位,层孔虫是泥盆纪最重要的造礁生物。众多学者针对泥盆纪珊瑚-层孔虫礁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