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目前中国金融发展特征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个效应: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金融发展的排斥效应和金融发展的扶贫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金融发展非均衡效应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是指由于总体金融资源的有限,金融资源在中国各地区以及城乡之间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均衡,也就是金融发展的非均衡,从而对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这不仅和金融发展的城乡非均衡和地区非均衡有关,也和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非均衡有关。金融发展非均衡效应表现在:一方面,城市和农村金融体系的二元对立。主要体现在城乡信贷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差异较大;农村金融剩余向城市净流出;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巨大。另一方面,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二元对立,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巨大。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在于:金融发展非均衡通过政府行为下的安排资金流动、投资政策、价格政策和财政支出行为等导致了农村金融剩余向城市流动,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城市,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且主要财政支出项目集中在城市,城市经济发展快,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居民收入提高,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生活设施落后,农民收入低,从而影响到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非均衡效应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究其原因: 第一,政府行为引致的金融制度变迁,以及改革前提出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改革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战略是发展目标和约束条件相折中的产物,它一旦得到某种正式确立,便会直接影响到金融制度环境的建立以及金融政策倾向的形成,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重工业发展战略导致了金融结构单一化、实行信贷配给、规定有利于工业部门扩张的低利率政策,而农业部门发展为了支持工业发展,长期发展滞后,资源配置在工业和农业之间不平衡,重点向工业倾斜。改革开放以后,赶超战略逐渐被弱化,但是源于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金融制度安排依然得以延续下来,虽然国家试图对之进行改革,但金融改革的步伐却很艰难,依然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 第二,农村金融改革滞后等原因导致了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首先,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仍然没有完成,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育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城乡布局失衡、区域性布局失衡严重,缺乏一个完整意义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功能不健全。其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农村金融机构选择投资的空间不大,弱化了市场选择能力。投资项目向发达地区倾斜,农村始终处于市场竞争的劣势地位。再次,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滞后,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消费水平不高。金融消费水平是消费者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系”。随着金融改革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服务产品、投资工具和筹资手段以及金融结算方式,但是,金融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的金融功能弱化,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银行卡、支付结算服务等被边缘化,金融供给严重滞后于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广大农民不能充分享受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带来的实惠,金融消费水平提升缓慢。 本文利用1981-2007年的数据构造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的排斥效应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的排斥效应是指在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出于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和增加利润的目的,在扩大金融服务机构种类和金融产品及服务范围的同时,将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纷纷关闭,并把一些低收入农民的需求排斥在外,造成了这些落后地区缺乏金融机构,贫困人群缺少金融服务。金融排斥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和自我排斥。通过分析金融排斥的六个维度可以发现,金融排斥效应将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排斥在正规金融服务之外,难以享受到正规金融服务,降低了资金的可获得性,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另外一个方面也催生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金融机构的逐利动机、农业的弱质性及政策失灵等原因,大量正规金融机构不仅撤离出广大农村,无意向农村和农业提供贷款或在这方面缺乏效率,甚至将农村贫困群体的金融需求排斥在外,城市居民则由于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从而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其原因在于: 第一是“三农”自身的弱质性,即所谓“先天不足”。我国农业弱质性的直接结果是,一方面,在缺乏风险分散和担保机制的情况下,贷款损失只能由农村金融机构独自承担,于是,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成为金融机构理性的选择。即使仍然留在农村地区的银行,也大多制定较高的信贷门槛,将农村地区工矿项目作为首选客户,而将受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排斥在外。另一方面,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一些商业金融机构不愿意为“三农”提供信贷的主要原因,因为商业贷款的基本立足点就是自偿性,也就是贷款用途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以覆盖资金成本。农民资金需求小而分散,金融机构为农户贷款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一笔100万的贷款和一笔1万的贷款成本基本相同,但是利息收入却相差甚远。同样的一个网点设在城市或者农村,所需的人员费用和固定成本基本相同,但是创造的效益却迥然不同,有些设立在贫困地区的银行网点甚至长期亏损,成为金融机构可持续经营的隐患。 第二,长期实行的农业支持工业政策下的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和政策失灵,即所谓“后天不良”。如低息贷款在发展中国家一般被认为是对农民的补贴和福利政策,但事实上低息贷款补贴却将低收入农民隔离在正规金融门外。因为当政府对利率没有规定上限时,银行按照能够补偿成本和风险的利率水平进行放贷,针对不同的农民会收取不同的利率。在有利率上限的情况下,那些以上限利率放贷仍无法覆盖风险的贷款申请就得不到满足,低收入农民就会因为风险高于上限利率要求而被捧斥在金融服务之外。在分析金融发展排斥效应时,本文利用199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投资水平等指标之后,对金融发展的排斥效应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发展的排斥效应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的扶贫效应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的扶贫效应是指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和民间金融的发展,贫困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而导致贫困降低,从而影响到城乡收入差距。 对涉农中小企业而言,民间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涉农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瓶颈问题,为其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对农户而言,民间金融为他们提供了信贷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从而减少了贫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以小额信贷为例的民间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国际上一些小额信贷成功的案例如格莱明乡村银行小额信贷、印度尼西亚小额信贷模式等也说明了这一事实。 总之,从金融发展的视角来看,这三个效应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影响的方向却不一致。金融发展非均衡效应和金融排斥效应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由于这两大效应的存在,诱致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和新型金融机构的增加,从而产生了金融发展的扶贫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需要补充的则是,我国目前金融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发展扶贫效应影响有限,从而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和金融排斥效应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由此,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发展的三个效应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作用机制,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对金融非均衡效应,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借鉴美国《社区再投资法》制定相关法律,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增加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引导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第二,弱化金融排斥效应,针对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和自我排斥,考虑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普惠制金融体系、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考虑放开涉农贷款利率上限、加大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普及金融知识,使更多农民享受基本金融服务。第三,针对金融发展的扶贫效应,要使得民间金融规范化和阳光化,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流向农村,要促进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从一个新的视角即金融发展视角研究了金融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尝试研究金融发展理论与城乡收入差距如何产生联系的问题,比较完整分析了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提出金融发展的三个效应:金融发展非均衡效应、金融发展排斥效应和金融发展的扶贫效应,并深入探讨了三个效应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他们产生的原因。 (二)使用时间序列数据和各省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和排斥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金融发展的现实情况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说明。在面板数据模型解释变量的选取中,控制了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教育水平、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及各省投资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变量,考察金融发展排斥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三)对三个效应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于民间金融的发展,本文提倡把以温州为“金融特区”进行民间金融改革试点推广到有条件的地区,还可考虑作为政策被执行,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