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模式研究——以包钢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0763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国民经济历经2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社会关注今后如何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刻,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资本投入,低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物,高生产效率和延伸高附加值产业链的社会经济增长模式。因此深入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指导实践的价值。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它又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典型,所以其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如何改变钢铁企业单一的末端污染治理模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行工业污染的全程控制,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发展产业循环经济的十分重要课题。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即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模式研究。 本文从实践角度加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绪论部分指明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等,它是文章的“指导思想”,从方法论上统领全文。第二章对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别作一综述,这为后续章节的讨论、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背景和必要的约束。第三章到第五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分别研究了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案设计。其中,在第三章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分析中,分别从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概况、钢铁企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及我国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独特性分析,得出了循环经济是钢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模式的结论。第四章从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国外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概况和模式,分析了国际经验对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第五章中,结合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的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与任务,并做出我国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集成设计。第六章,结合包钢具体案例,分析其存在着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高耗能、工业污染严重、工业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对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独特性分析,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设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包钢的发展必须遵循循环经济准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后,在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得出了研究的结论。那就是,钢铁企业必须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建议,对本课题未来的研究走向作一展望和思考,为今后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建议和参考。
其他文献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建立在深刻的内涵和理念基础上的一种实践。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资源知识化,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探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参照多元智能理论,立足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大“数学智能”的发掘力度,是开展数学学习奠基、培养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本文探讨的是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开场简单介绍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然后以某省为例,具备讲解了它的现状,了解到林业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实质性的措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为能促进学生高效化学习,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以生为本地采用创新的方法.其中,通过算与用结合的方法科学化运用下,就能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水平提升,提升
期刊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时期孕妇心理状况,与非疫情期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疫情对孕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4月(非疫情
看了徐磊的字,我想谈两点感受:第一,徐磊秉承家学,自幼在其父马波生先生的指导下有序研习,路子走得正,根基扎得深,在当下西学东渐、推崇“多元”文化并存、观念艺术日兴,以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特点.小学是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在教会学生学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需要指导、训练和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
期刊
本文对我国彩色电视机产业分析及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我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概述,然后对产业的宏观环境和产业的成长、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
不少同行能够理解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去把握该教学法的应用方法,但目前仍存在着无法与常规教学模式充分相融,以及多度使用该教学法对学生数感培育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