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油的加工过程对苯并芘形成的影响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d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芝麻香油是我国传统特色的食用油品种之一,高温炒籽过程得到香油独特的色香味,同时也很容易导致强致癌物苯并芘含量超标。本文首先建立并优化芝麻油中苯并芘的测定方法,进而研究芝麻油的整个加工过程中苯并芘的变化规律,采用不同的炒籽工艺探究炒籽过程中各因素对苯并芘形成的影响,分析不同原理的取油方法制得的芝麻油中苯并芘含量的差异及原因;然后通过对芝麻的四种主要成分(油脂、蛋白、多糖)的不同组合方式进行高温处理,测定产生的苯并芘及热解焦油的成分,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究了苯并芘在芝麻油加工过程中的生成途径。根据HPLC-FLD法和GC-MS法的效果对比,确定采用HPLC-FLD法测定芝麻油中苯并芘含量。此法采用商品化的氧化铝柱处理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2%-96%,精密度较高(RSD<8%),在0.5-5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9),最低检出限为0.12μg/kg。对23个市售芝麻油样品的苯并芘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苯并芘污染,最低含量为0.57μg/kg,最高含量为10.95μg/kg,其中1个样品含量超过10μg/kg,13个样品高于2μg/kg。热榨制油过程,在160-240℃随着炒籽温度的升高,苯并芘含量明显提高,炒籽时间和进氧量的影响不明显,扬烟次数和芝麻含水率则基本无影响。冷榨法生产的芝麻油苯并芘含量较热榨法低得多,证明苯并芘主要产生于高温炒籽阶段,并在榨油过程中在毛油中富集;浸出法得到的毛油苯并芘含量比水代法高得多,主要源于二者所用溶剂的提取原理不同。四种工艺制取的芝麻毛油在后续精炼过程中苯并芘含量逐渐降低,冷榨和水代成品油已降至2μg/kg以下,热榨和浸出成品油仍高于此标准,但低于我国规定的10μg/kg。油脂和蛋白混合受热产生的苯并芘最多,纤维素对这个过程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能是提供了某种初始物或中间基团。GC-MS法对焦油的成分分析发现,整粒芝麻炒制过程产生的焦油成分最为丰富,并且出现了一系列形成苯并芘的可能中间产物。这些分子的出现有一定规律性:苯环的侧链逐渐延长,不饱和度有所增加,苯环环数随之增多。芝麻皮和芝麻仁焦油中检测到的成分种类较少,但挥发性烟气较多。由此推测炒芝麻过程中,苯并芘的形成途径为:有机组分如纤维素裂解产生乙烯、乙炔或1,3-丁二烯等不饱和小分子,这些小分子迅速结合形成长链的不饱和烃类,并进一步环化产生芳香族化合物,苯环的侧链各活性部位随机裂解形成多种自由基,这些自由基相互结合使苯环数增加,经过脱氢、缩合等反应最终形成苯并芘。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移动医疗技术的研究逐步深入。iPhone作为一种智能手机备受人们的青睐。同时,脉搏信号作为一种监护人类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生理病理特
目的探讨边缘系统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技巧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边缘系统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显微手术,在保护重要结
<正>信息咨询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决策、企业营销、拓展市场、项目投资等社会经济活动,都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的。这一过程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变数,如
<正> 何塞·马蒂(1853—1895)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古巴争取摆脱西班牙和美国的压迫的解放斗争.马蒂是一切殖民主义的不可调和的敌人,是拉丁美洲社会政治活动家中第一个看到,并
本文介绍了自助缴费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自助缴费流程和自助缴费方案设计, 在文章最后举例说明了自助缴费的具体操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日益重视,以供应链为背景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系统,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在“重生产、轻流通
中文摘要: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两套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金双轨制在导致收入差距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不仅没有缩小初
随着各种各样移动设备的普及,轨迹隐私保护问题变得日益严峻,现有的研究主要从轨迹数据发布和基于位置的服务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各种轨迹保护方法,代表方法主要有假数据法、抑
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08)实施前后各三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的高新资质认定、关联交易与企业税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新资质的认定
艺术类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以"优势互补、互惠双赢"为发展主线,充分利用高校人才、技术、信息和学术资源等方面优势,积极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各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