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论唐诗典故的英译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pgx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大量用典则是唐诗的一大特点。鉴于典故具有语用隐含并植根于文化,通常只有跟作者处于同一文化的读者才能理解典故的隐含意义,因此典故翻译中最重要的,就是从文化角度下手,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典故的语用隐含。本文把唐诗典故的英语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通过对其寻根溯源,并加以分类、对比和总结,以发现典故翻译的普通规律,推动唐诗翻译的发展。由于唐诗典故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要比较系统地讨论典故翻译的问题,必须先对典故的来源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唐诗典故的类别和特征。接下来,针对典故的语用隐含和文化局限的特点,本文回顾了语用翻译中两个重要概念,“隐含”与“明示”,即隐含意图的保留和明说。赞成隐含的钱冠连教授认为,从文学角度出发,隐含即含蓄,或伊塞尔提出的“空白”,是一个文本文学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说明,文本的文学性就会丧失殆尽,因此译者不必为了读者而委曲求全,破坏原文的含蓄。而何自然教授的看法恰恰相反,他认为应当使原文的隐含得以显现,这样才能帮助译语读者克服文化障碍。本文认为,两位教授的争论实际上是“忠实”和“对等”两大翻译原则的较量,二者可以通过关注翻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取长补短,在共同促进翻译质量的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由“忠实”和“对等”两大指导思想,衍生出了源语取向和目的语取向两种译法,并各自产生具体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部分现有流行唐诗译本中的典故实例进行分析,对比了典故的具体处理策略,总结出以下规律:选择源语取向的译法还是译语取向的译法,主要跟译文与语境的兼容情况有关。如果兼容,哪怕隐含语义有所损失或干脆消失,源语取向的译法也可以接受;如果不兼容,则应采用译语取向译法,或考虑在直译的基础上加注。上述规律对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就效果而言,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融合,译语取向的译法生成的译文会由于其连贯性和艺术性而变得更容易被接受。由于唐诗英译针对的是英语读者,在处理典故时应充分考虑时下英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度,灵活调整源语取向译法和译入语取向译法的尺度,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使自己的译文真正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之后的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在界定“典故”定义的基础上回顾了对典故翻译和唐诗翻译的研究。第二章讨论典故和翻译的关系,先对典故的来源、特点和分类进行了研究,之后讨论了钱冠连教授和何自然教授对于翻译语用隐含的不同观点。第三章先对部分现有的唐诗译本进行了简介,之后针对其中一些典故的翻译进行举例,并据此分析翻译特定类别典故的普通规律。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论。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系统和互联网技术的革命化浪潮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电力系统运行重要系统的SCADA系统,出现了开放、整合和又灵活的特征。采用基于B/S的模
助听器是聋人教育和提高聋人听觉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耳聋患者对助听器的需求量逐年提高。目前,在聋儿听力康复领域已对早
水蚀风蚀交错带是黄土高原植被退化最严重的地区。该区气候变化剧烈,全年水蚀、风蚀交替进行,土壤下垫面高度异质。水蚀风蚀交错区特殊的植被生境意味着植被恢复措施在减少水
本文首先论述了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原理,并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细致分析了教师角色在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中的转变。
现代能力教育思想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张伯苓基于当时中国社会形势,为发展现代教育,造就现代人才,推动教育救国,促进中国现代化,经过反复教育实践而形成的特色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确定物业服务企业是否承担安全保障义务以及对由于未履行此义务而对损害后果所负法律责任的界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应
采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法,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等不同极性溶剂对枇杷花样品进行提取,再通过打孔法、试管法对枇杷花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了抑菌作用研究。实验表明:中等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自动推理技术的规划方法予以研究,分别考虑经典规划问题基于命题逻辑的规划方法和Conformant规划问题基于模态逻辑的规划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工作:1)综述基于
我国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相应地,检察权就是法律监督权。检察权作为检察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焦点,一直在性质、内涵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认识。由于我国检察制度与国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