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农村居民满意度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y17866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汶川地震5个重灾区10个灾后重建居民点作为研究样本村,探索影响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满意度与重要性评价,再通过各变量的满意度与重要性交叉分析,探究提升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满意度的机制策略。文中提出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丰富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满意度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同时,提出的提升满意度的机制策略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未来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采取进村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数据,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3份。采用描述性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数据进行初步处理,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满意度各变量影响关系,采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满意度和重要性评价,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重要性--绩效/满意度(IPA)分析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提出提升满意度的机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对总体满意度影响均不显著,村委作为、住宅质量、公共服务、惠农政策、软环境和周边环境6个公共因子对总体满意度都有显著影响;(2)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7.36,重要性评估指数为66.49;(3)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各变量的重要性与满意度之间存在差异,且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在补贴保障、重建政策宣传、重建决策参与度、饮水质量、用水便利、供电需求、通信需求、农业培训、农业多样化、人才教育、道路规划、道路质量和自然环境方面均没有达到农村居民的期望;(4)Performance-Importance的差值分析发现饮水质量的改善是提升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满意度的首要因素;(5)农村居民住房的户型和自然环境是提升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总体满意度的潜在因素;非农产业引进和人才教育是提高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总体满意度亟待改进的因素;房屋安全性、房屋建筑材料质量、施工人员的技术、重建持续时间、饮水质量、用水便利、供电需求、通信需求、道路规划、道路质量和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是高重要性--高满意度因素,是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应继续维持发展现状的因素;补贴保障、信息渠道、防灾减灾教育宣传、重建政策宣传、重建决策参与度、耕地距离、土地复垦、农业培训、农业多样化、政策制度、文化传统和地震避难所是低重要性--低满意度因素,是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需要缓慢跟进发展的因素;(6)住宅质量和公共服务为高满意度--高重要性因素,是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维持发展现状的因素;周边环境为低重要性--高满意度因素,是满意度提升的潜在因素,是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发展潜在的提升优势;村委作为、惠农政策和软环境属于低重要性--低满意度因素,是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在今后发展中保持稳步跟进的因素。
其他文献
滚石灾害是我国西南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具有发生突然、破坏范围广、频率高、能量转化关系复杂等特点,给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线路造成了严重威胁。明(棚)洞工程作为最为有效的滚石防护措施之一,通过在其顶部铺设缓冲垫层耗散滚石部分冲击能量,可有效提升明(棚)洞结构的整体防护效果。经研究表明:引入轻质、高回弹性能的发泡聚乙烯(EPE)材料,与砂土材料组合形成EPE复合垫层,能够降低结构自重,提升现有明(棚
学位
随着我国对基础交通工程的大力度投资建设,西南地区山区公路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山区桥梁得到大量建设。顺层岩质边坡是最为常见的边坡类型,也是在工程建设中发生失稳破坏最多的边坡类型,山区桥梁建设无法避免要在顺层岩质边坡上设置桥墩。与一般地面上桥墩相比,此类桥墩不仅要承受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竖向荷载,还要受到边坡体对桥墩的侧向推力和温度力、汽车制动力等产生的水平荷载,具有承重和阻滑的双重作用。目前,针对顺层岩
学位
黄土高原自古便是华夏农耕文明诞生和延续之地,我国黄土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东南部和河南西部地区,由于黄土孔隙较大、水敏性强、力学性质弱及节理裂隙发育等特性,使得黄土滑坡成为我国产生数目最多、危害最严重、影响最恶劣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之一。虽群测群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监测站点稳步增多,但我国各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差异巨大,目前仍有许多灾难性的单体滑坡发生,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开展单体滑坡
学位
中国西南高陡山区复杂的地质背景,使得该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大型古滑坡在大江大河两岸极为发育。近年来,受人类工程活动和极端天气的影响,大量古滑坡复活,并形成堰塞湖和洪水等连锁次生灾害,严重威胁重大工程、山区城镇以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深入研究古滑坡的复活致灾机理、变形演化过程及其链式规律,对于促进高陡山区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参考意义。本文以丹巴县阿娘寨复活体为研究对象,遵
学位
泥石流是山区一种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物质的固、液、气三相混合流体,因其具有成因复杂性、类型多样性、爆发突然性、历时短暂性、预警困难性、结果严重性等特点,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近年来,柔性防护网以其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方面的优势,逐渐被应用于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中,然而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淤积方面的缺点,在设计中尚未形成完善的规范,且与泥石流间的动力响应尚不明确。本文引入开口柔性防护网结构
学位
滑坡作为危害程度大,受灾范围广的地质灾害现象,对其形成机制、稳定性分析评价、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中,滑坡治理工程方案的定量化优选研究可以丰富现阶段对于滑坡的研究内容,提供新的参考思路。因此对于滑坡治理工程方案的定量化优选有待我们进行系统的深化研究分析。这对我国滑坡灾害治理具有长远的意义。本文以木里县G227线达瓦段滑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现场调查、钻孔勘探等手段对G2
学位
滑坡作为全球最为频发的地质灾害之一,在我国西南山区滑坡灾害较多。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和地势的不断抬升,形成大范围的高山峡谷地貌,这为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这其中有一类滑坡的剪出口高程高于坡脚,即所谓的高位滑坡。这类滑坡的发育具有一定隐蔽性。由于滑坡所处位置的高程较大,导致其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较大,失稳破坏后重力势能充分转化为滑坡向前运动所需的动能,一旦发生失稳下滑,将造成巨大的灾难。
学位
粗粒土由于其抗剪强度高、地震下不易液化、压实性和透水性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于工程建设中。无论是原状土还是重塑土都存在初始结构性,初始结构是影响粗粒土剪切强度的根本内在因素,同时也是困扰着粗粒土结构性研究的一个科学难题,初始结构对宏观抗剪强度的影响暂未得到揭示,研究分析粗粒土剪切强度与初始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抗剪强度的初始结构效应,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对粗粒土结构性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本文划分了
学位
滑坡—碎屑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高位的岩石滑坡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获得了非常高的速度,并且在脱离剪切开口后转变为碎屑流。滑坡—碎屑流经常流到很远,沿途冲走村庄和城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本文以滑坡—碎屑流为研究背景,进行了环形剪切实验研究。现场岩石样品的力学性能会因风化而发生变化,因此选择理化性质稳定且更具代表性的石英砂作为实验材料,并进行了石英砂环形剪切实验,通过PFC3D软件将
学位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在国内外的道路、轨道交通、水工、矿山工程等方面,层状岩质反倾斜坡倾倒变形及变形体灾变失稳破坏时常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重大工程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开展深部倾倒变形体的形成机制、灾变失稳机制和稳定性分析极为必要及迫切。本文以哑贡倾倒变形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场反倾斜坡的实地调查,结合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对该倾倒变形体的演化过程和破坏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时运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