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土壤团聚体形成及团聚体内碳、氮循环的影响,本文以大兴安岭1987年“5.6”大火重度火烧迹地经过人工恢复(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和天然恢复的林分土壤为对象,通过干筛法获得土壤>2 mm、21 mm、10.5 mm、0.50.25 mm和<0.25 mm5个不同粒级团聚体,研究了全土及团聚体内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和K2SO4浸提氮等分布特征,以期为大兴安岭地区火烧迹地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有机碳、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K2SO4浸提氮含量,在土壤剖面上均表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特征,其中,土壤有机碳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除土壤K2SO4浸提氮以外,其余碳、氮指标均是人工促进更新林最高、樟子松人工林最低,说明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方式较其他恢复方式对土壤质量恢复效果更佳。(2)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呈现随粒级的减小而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减小的特征。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和人工促进更新林土壤团聚体以>2 mm粒级为主;天然次生林表层土壤(010 cm)团聚体以10.5 mm粒级为主。人工恢复方式和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方式对表层土壤的团聚能力优于天然恢复方式。(3)在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随团聚体粒径增大而增大、大团聚体显著高于微团聚体的特征。土壤K2SO4浸提氮含量在团聚体中分布特征因土层不同存在差异,在05 cm土层,呈现出随团聚体粒级减小而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特征,在510 cm和1020 cm土层,则表现为随团聚体粒级减小而减小的变化趋势。此外,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主要分布于10.5 mm及其更大粒径的团聚体中。说明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在大团聚中循环比在小团聚体中活跃。(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均具有良好相关性,而与土壤K2SO4浸提氮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兴化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艺精品工程建设,鼓励文艺工作者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打造惠民精品剧目。一批优秀节目频频获奖。在整合有益资源、确立创作导向、创新创作观念
【正】 孙犁同志的《铁木前传》,是一部使人难忘的杰作,宛如一颗明珠,以那晶莹夺目的光芒,辉耀在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宏伟殿堂上。(一) 《铁木前传》反映的是三十年代中期到五十
在元代爱情婚恋题材的杂剧作品中,因大胆肯定情欲,而有诸种违背封建之理的现象发生,这与那个历史时期都市经济的繁荣发展,理学束缚力的减弱,多元文化的冲击有关,也与“门第鄙
本刊2005年最后一期.我们邀请了国内外多家咨询公司来参与《2005.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年度回顾与反思》访谈.在大家谈到对未来的期望时.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字眼“信誉”“责任”。作
GML是OGC组织提出的应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地理空间信息编码方式,文中依据GML3 0规范,结合某特定空间数据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GML3 0的数据格式,对其中的部分代表性元素做出了相应说明,并进一步阐述了GML在WebGIS中的应用。
摘要:大数据背景产业潜力逐渐激发出来,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合各种技术优势条件,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意义。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对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以及决策指导有着基础作用,现阶段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背景之下,适应产业发展形式,做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由此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策略研究出来,针对大数据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笔者将结合实践工作展开细致化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大数据
传统高等教育仅重视专业教学,而忽视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人才的个人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就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本文通过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教学项目设计与实施问题
目的:通过观察草酸钙结石病人尿液中S100A8蛋白质与健康人尿液中S100A8蛋白质差异性表达程度,以及在体外模型中对比不同浓度的S100A8蛋白质的变化,探讨S100A8蛋白质在草酸钙
诗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唐代是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唐诗在诗歌中占重要地位,古诗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学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著名的古诗英译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