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基W-Cu薄膜组织结构演变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Cu薄膜是典型的互不固溶的难混溶体系合金薄膜,具有高导热、导电性和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在电子封装及扩散阻挡层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W-Cu薄膜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并探讨其对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通过XRD、TEM等方法对W含量为75at.%的W-Cu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双靶磁控溅射共沉积技术中不同衬底温度及沉积时间对W-Cu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采用纳米压痕仪等对薄膜的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沉积初期,W-Cu薄膜处于亚稳态,且在相同衬底温度下沉积速率约为1.0nm/s时,随沉积时间由10秒增加到30秒,薄膜微观结构由最初的非晶态逐渐转变为晶态。当衬底温度低于150℃时,Cu在W中的固溶度随沉积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但当衬底温度为400℃时,Cu的固溶度随时间增加反而下降;当沉积时间相同时,W-Cu薄膜随衬底温度升高逐渐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Cu在W中的固溶度随衬底温度升高到150℃逐渐增加,到达400℃后固溶度反而减小。采用磁控溅射技术溅射出来的靶材原子能量足以在到达衬底前进行原子级混合,使沉积的W-Cu薄膜成分分布均匀,首先形成能量较低的非晶态,随沉积时间延长及衬底温度升高,沉积原子能量因碰撞和温升逐渐增大,足以克服Cu、W原子固溶的能量势垒,因此薄膜逐渐晶化,并形成亚稳态固溶体;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和扩散程公式计算,在沉积初期当温度低于150℃时,W原子扩散距离小于10-nm,处于“冷冻”状态,Cu原子扩散距离随沉积时间及衬底温度增加而增大,且均大于10-1nm,固溶度随之增加。随着温度进一步增加到400℃,W原子被“激活”,减小了对Cu的束缚,从而使固溶于W中的Cu原子有团聚的趋势,导致固溶度下降。分析薄膜电学性能发现,随沉积时间和温度增加,薄膜致密度及平整度逐渐提高,电阻不均匀度减小;同时,薄膜逐渐从非晶态转变为晶态,薄膜有序度升高,故导致电阻率降低。分析相同沉积时间、不同衬底温度下的W-Cu薄膜的力学性能发现,薄膜随衬底温度升高致密度及平整度逐渐提高,故粘接强度、硬度及弹性模量逐渐增加;当温度过高时晶粒不均匀长大,且缺陷减少,故硬度和弹性模量下降,且各点差异较大;同时,温度过高衬底与薄膜热膨胀系数差异增加导致应力较大,故薄膜粘接性能下降;薄膜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幅度不显著,薄膜热稳定性较好。
其他文献
目前商业应用最广泛的核电站压力容器材料为SA508-3钢。但随着反应堆压力容器向大型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而SA508-3钢较难保证特厚截面上的组织均
猫弓形虫病是由猫吞食弓形虫包囊、卵囊或假包囊后而形成的寄生虫病。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对初次感染猫来说,可以向环境中排出大量卵囊,卵囊对外界环境具有极强的抵抗力,是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饱和H2S/CO2溶液中Cl-对2Cr13钢腐蚀行为的作用,并用SEM、EDS和XRD对钢上的腐蚀产物的形貌、组成与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l-含量的增
罗尔斯的正义论虽然在正义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然而讨论正义问题不能仅限于此。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式正义思想即便在当代亦具有重要价值。亚里士多德在扬弃柏
采用高温高压釜模拟高含H2S/CO2的腐蚀环境,研究了Cl-对抗硫套管钢P110SS腐蚀速率、硫化物应力开裂和氢致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硫套管钢P110SS的腐蚀速率随介质中Cl-浓度
本文对高塑性的Sn-62Bi合金锭坯制备和丝材加工进行创新探索,采用半固态成形技术制备力学性能优异的Sn-62Bi合金铸锭和丝材。主要研究如下:利用半固态成形技术制备出高塑性的
随着Nd-Fe-B磁体的快速发展,合理利用La、Ce、Y等相对廉价稀土来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研究Y在Nd-Y-Fe-B中添加对其磁性能的影响,有助于其他新兴磁体的发展。综述
邀请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是构成人际关系的重要行为。可是,在现实交流时,虽然全部理解对方表达的内容,可是造成彼此误解的情况时有发生。要保证顺畅交流并形成良好的
钻柱是石油钻探中的重要工具。钻柱在井下的实际钻进过程中局部长期承受复杂的静、动载荷尤其是小能量多次重复的冲击载荷。这种载荷往往会使钻柱上存在的缺口、裂纹等薄弱部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希望能够得到心灵的宁静与沉思,当下人们希望与自然保持联系的需求越发的迫切,想尽办法去寻找能够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