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调的成因和变异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在汉语连读变调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北京话的上声变调和诸多官话方言中轻声前变调的成因,并分析了两种变调类型——强势变调和弱势变调的成因及发展方向。北京话的上声变调反映了汉语曲折调的一种较普遍的活动方式,而轻声前变调以及强势变调和弱势变调的对立在官话方言中也大范围地存在,因此,这些变调现象成因的明确,能够为我们提供较多的汉语方言的音系结构和声调演变的信息。  对北京话的上声变调的成因目前有异化说、浮游调说、目标接近模型分析等多种解释方法。本文认为,这些方法的论证过程仍存在一些矛盾,也会面临如何解释更多的有同类现象的汉语方言的问题。本文提出“有限调整规则”,指出,北京话的上声变调是单字调在不同语音条件下做出的权宜的调整,这种调整的限制表现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单字调的特征。北京话上声作前字的时候,依据后字的起始声调特征是否与上声单字调属于同一聚合类来选择变调策略,属于同一聚合类的采用特征重合的方式(上声在非上声前的变调),不属于同一聚合类的采用前字调形缩减的方式(上声在上声前的变调)。有限调整规则适用于多数汉语官话方言中的曲折调的变调。不同方言因具体声调特征的差异可能选择不同变调策略(如献县话),但不出重合与缩减两种,并且都能观察到曲折调作前字的时候,后字起始声调特征的不同对变调策略的影响。本文还分析了对上声变调提出的各种历时性的解释,指出“变调即本调”和“官话方言中的连上变阳平属于同一历时音变”等观点会面临理论和事实上的一些矛盾。  官话各方言的轻声前变调,变调值往往差异很大。一些方言,如北京话、献县话等,可以从前字调形延展和时长对比角度解释,但不能推之与其他方言;一些方言,如高碑店话,变调可以确定是单字调早期调值的遗留。总之,还没有较好的办法和条件来系统解释轻声前变调的成因,但是本文指出,在没有明确历史、文化和移民条件支持的情况下,认为变调是更早期单字调调值的遗留的看法必须谨慎。本文针对一些方言如保定话的变调类型与古代音类特征的对应,从方法论角度指出保持与古代音类对应的对立与保持古代音值是两回事。  一些方言中强势变调和弱势变调并存,如北京话的两个去声51相连,前字有的变成53,有的变成35,前者处于强势,后者处于弱势,行将消失。本文以献县话的调查统计结果为中心,指出,弱势变调的成因很复杂,但弱势变调因为违反了字的音义固定对应(同时也就是变调作为调整的有限性——最大程度地保留单字调值),随着说话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退化,消失。  本文附录是对献县话(小营)声调的实验分析结果。这些结果可以验证曲折调变调方式在不同方言区之间的过渡情形、时长模式造成轻声前变调的情况以及强势变调和弱势变调的对立情况。
其他文献
喜剧电影是一种重要的类型电影,但是在中国当代电影研究中仍是一个较为薄弱的领域。目前对国内喜剧电影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对喜剧"电影史"的梳理上。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结
针对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电压波动具有潜在影响的问题,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电压波动的形成机理,说明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电压波动的特
2017年11月28日,中国低压电器领军企业德力西电气合资十周年庆典在温州市德力西电气乐清工业园区隆重举办.此次十周年庆典围绕“十年磨剑,矢志未来”的主题,回顾了德力西电气
期刊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大量往事重现的作品,与其相关,出现了颓废和思妇的主题。往事重现第一次以及最集中的体现是古诗十九首。往事重现是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比较来表现抒情主人公
《现代》杂志是1930年代施蛰存主编的文学期刊,它因作为“文艺自由论争”和《现代》派(即传统意义上的新感觉派和现代诗派)文学的阵地而获得历史上的意义。对它的关注和评说很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低年级时期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老师们也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们能够更全面的发展.观察能力作为学习认知的基础,
单士厘是目前所知中国女性旅外纪游的第一人,她的创作具有女性意识和书写上的划时代开创意义。本论文试图透过单士厘的两部旅外纪游《癸卯旅行记》、《归潜记》,以及《受兹室诗
穆旦在“九叶”诗人中最具现代性,他一生坎坷却一生在追求。在他并不长久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将西方现代派的诗歌艺术融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创造出了表现中国社会现实本质与世态精神
1产业融合与终端、业务的发展趋势rn“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电信、计算机、媒体、电子消费、娱乐等产业的相互渗透,是信息通信产业融合的基础.在信息通信领域,网络
在众多美国战争小说当中,诺曼·梅勒的作品《裸者与死者》成为美国战争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作为美国二战小说,它突破了一战后“迷惘的一代”个人失落的精神局限,把视角从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