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帝到自我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bo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是奥地利20世纪的重要诗人,本文对其诗中的死亡诗学进行探讨。探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死亡”在诗人的诗歌之中,呈现出了怎样的面貌;第二,诗人的诗歌在引入了“死亡”之一视角之后,又有哪些新的特征。“死亡”在特拉克尔的诗中,表现为三个递进的层次:“人类之死”——“男性意识之死”——“自我之死”;特拉克尔的诗歌在“死亡”的视角之下,体现了三个深化的层次:“末世之诗”——“复活之诗”——“自我之诗”。而正是这二者的结合,形成了特拉克尔的“死亡诗学”。引言部分提出了研究的问题,确立了研究的方法,对特拉克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相关术语进行了界定,并且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末世之诗”探讨了“死亡”的“属神性”,以及在这一“属神性”的影响之下其诗歌所具备的宗教内涵,这是“死亡”与“死亡诗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通过对其诗歌中与“死亡”相关的两大类诗学意象——“死者形象”与“时间意象”所蕴含的末世论思想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特拉克尔的诗歌中,“死亡”虽然首先体现为神相对人而言的绝对地位,然而,人对时间的持有,却预示了人战胜神、战胜死亡的可能。第二章“复活之诗”讨论了“死亡”的受难意义,以及这一意义在特拉克尔这里是如何被人的能动性所超越的。这是“死亡”与“死亡诗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本文认为,其诗中那些“失败的受难”主题体现了一种对于神力的质疑与亵渎;而在摒弃了神力之后,诗人开始试图以自己的力量——“双性同体”来使人得到复活,然而,诗人自身心理状态的恶化导致了男性意识的衰竭,从而间接宣告了“双性同体”理想的破灭,将“死亡”引入到人的意识层面。第三章“自我之诗”则主要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死亡”在特拉克尔诗中所呈现的最后,也是最深的一种形态——“自我之死”,以及其“死亡诗学”所具有的哲学意义。特拉克尔诗中的“自我之死”揭示了主体的异化命运,质疑了主体的真实性,而这样一种揭示与质疑,恰恰就是其“死亡”乃至“死亡诗学”的意义所在。结语部分指出了“死亡”在其诗中的哲学意义,并对其诗中的“死亡诗学”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阐释。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预置晶种法合成了纳米尺度的ZSM-5分子筛,通过XRD、N2物理吸附、SEM、NH3-TPD、Py-IR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酸性进行表征,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分别考察了反应温
袖子是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服装整体的造型与风格。连袖作为东西方最古老的袖子形态,以其独有的造型特征和内涵丰富的艺术性在整个服饰文化框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看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在做大做强高速发展的同时,应收账款数额随之增大,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课题。一应收账款管理的概念
冷战结束为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发展和东盟扩大创造了条件。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近年在马来西亚和文莱的深化,这两国出于宗教情感而持反以亲阿的态度,并将其变为东盟意志,无视东盟大
近15年来,涉及中国在缅军事基地的报道和论著源源不断。虽未获得证实,但中国对北印度洋的渗透的传闻已深刻影响缅甸邻国,尤其是印度的战略思维。安达曼海大椰子树岛的大型情报站
提出一种新的测量光栅运动的方法,它利用声光调制器产生两个频率的激光,将其中一个频率的光入射到光栅上,产生正负级衍射光,光栅的运动使衍射光实现多普勒频移,然后将衍射光
以聚乙二醇2000(PEG 2000)、环氧氯丙烷(ECH)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四正丁基溴化铵(TBAB)为催化剂,制得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通过试验研究了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制备过程中反
艺术模仿自然理论的提出是古希腊文艺理论的开端,也是古希腊雕塑艺术重要的创作理念,斯托尔尼兹关于模仿论的三种形式——简单模仿、理想模仿和本质模仿,恰恰可以说明从古风时期
[目的]:明确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信号通路在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探索T140(Polyphemusin II-derived peptide)体外阻断SDF-1/CXCR4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