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医学院校为医学生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描述。作为特殊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医学英语是在医学院校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提及的专业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年修订本)》规定:大学毕业生应当能够阅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和文章,学校应该在第五至第七学期为学生开设专业英语阅读课程,该课程为必修课,原则上由专业教师承担。另外,《大纲》还对专业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宏观描述。在医学院校,专业英语课程即医学英语课程往往由英语教师承担。他们常常抱怨该课程的教学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对医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先行调查和分析表明《大纲》所建议的教学目标既不明确也不方便在教学中进行实际操作。鉴于这种现状,深入研究医学英语课程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来自三个相关领域:特殊用途英语和医学英语理论、课程目标理论和需求分析理论。由Hutchinson和Waters(1987)、Strevens(1988)、Robinson(1991)以及Dudley-Evans和Jo St John(1998)提出的对特殊用途英语的四种不同定义及特点、Stern(1992)的关于课程目标类型尤其是情感课程目标的理论、Richards(1990)的课程目标描述方法理论以及由Hutchinson和Waters(1987)提出的需求分析构成(即需求分析应由目的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构成)理论均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鉴于描述性研究要求数据来源的多样性以增加其效度,设计者采用了三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为了采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设计出更加完善的、针对不同人群的问卷,设计者首先通过对四对医学英语师生的访谈进行了先导研究,收集有关学习需求的信息。先导研究还包括与一位医生和一位医学教师的网上访谈,以便收集有关目的需求的信息。随后,对医学英语学生、医学英语教师及医学工作者共237人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不同人群的基本信息、对医学英语课程的态度和需求、医学英语学习经历、医学英语教学经历、对授课模式的喜好、对医学英语实际运用的需求等。设计者还采用了与医学英语教师及医学工作者磋商的方式对课程目标描述草案中的条目进行了探讨。以上所收集的数据均为本研究的最后成果—医学院校医学英语课程目标描述一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本描述涵盖了三个领域共九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情感领域、语言领域(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及技能领域(听、说、读、写、译)。每个方面均从宏观和具体两个角度对课程目标进行了描述,宏观目标为该课程指明方向,具体目标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具体可行的指导和建议。与其它相关的大纲比较,本描述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位于所有课程目标之首的情感目标是本描述的最显著特点。Krathwohl(1964),Lambert和Gardner(1972)以及Stern(1992)等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很早就认识到了情感因素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然而,现存大纲中却很难发现有关情感目标的描述。鉴于医学院校学生课程负担一般较重,对于象医学英语这样的短期课程来讲,培养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爱好从而激发其内部动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描述首先为该课程确立了情感目标。 其次,由于医学英语具有许多不同于公共英语的语言特点,例如医学英语特有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即使已有至少八年英语学习经历的学习者也难免在学习的过程中犯语言错误。因此,本描述除了把《大纲》提及的词汇列入课程的语言目标外,还将语音和语法也作为重要的语言目标给予较为详尽的描述。 第三,本设计的每个方面均从宏观和具体两个角度对课程目标进行描述,具体角度使其不同于其它相关的大纲指导。在宏观目标指导的基础上,具体课程目标主要涉及医学英语的语言特点以及对目标环境的模拟活动,例如查房、问诊、写病例等医学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以及撰写个人简历、撰写医学论文摘要等。这些目标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了具体并便于操作的参考活动。 最后,本描述对于学习者的自我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自我评估能够帮助学习者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由于《大纲》所提供的课程目标描述比较抽象,很难对学习者的自我评估产生指导作用。本描述所罗列的课程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强,可以作为学习者检验学习效果的尺度。 课程目标虽然已经确立,但要提高医学英语课程教学,还需要进行其它相关的研究,例如,教材的设计、教师的发展、教学手段的完善等。此外,本研究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有待于相关课题研究者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