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翻译作品时,等值历来就是一个广为采用的标准。在致力于再现与原文最贴近自然的等值时,译者必须努力避免文学翻译中的虚假等值。为此,除了传达原文的内容外,译者还应该充分考虑原文的叙事策略,以便更好地再现原文的美学价值。叙事学是一门研究叙事结构和叙事话语的理论学科,它以小说文本为主要题裁,对小说叙述的形式、性质、功能、语式以及语态时态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根据叙事学的有关要求,译者必须紧紧抓住叙事技巧的审美功能,准确再现原作中的叙事类型,做到中西翻译的理想对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小说形式技巧近年来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学术论著聚焦于小说叙事结构和叙述模式。将叙事理论运用于小说分析成了一种常见的解读方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途径。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叙事作品的杰出代表,它以时空交互的叙事方法,巧妙周详的网状结构,把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典型形象、故事内容等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当时,中国小说在叙事角度上基本采用全知视角,而直接引语在白话小说中几乎成为唯一转述语方式。本文将选取杨宪益夫妇《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一些典型例子,分析译文是否准确再现了原文的叙事视角和话语模式,探讨翻译中如何凸显原文主题和审美价值及其准确译介的意义。本研究表明,杨宪益夫妇在翻译《红楼梦》时不仅忠实再现了原著的创作特色和叙事特色,而且灵活地改变了原文的叙事模式及引语方式,从而有效地加强了原文的主题意义和凸显了原文的审美价值。本文还认为,译者只有充分了解小说的叙事特征,才能在翻译中准确地将其传达出来,有效避免虚假等值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