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症状进行证候学分类,以此归纳现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在中医证型上的分布,进一步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证候规律,为临床诊断及立法处方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专家咨询和可行性分析而编制成统一的临床调查表格,并按照统一标准对症状进行综合量化。2收集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诊断标准的病例207例。3遵循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和原则,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程、饮食嗜好、诱发因素、既往史、手术史、家族史等一般资料,中医四诊资料,胃镜下表现及病理诊断结果。4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找出发病与年龄、性别、病程、诱发因素、不良嗜好的关系。5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医四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而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中医证候规律。结果:1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9个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中医证候分类:类湿热夹瘀证、类脾虚气滞证、类肝胃不和证、类瘀阻肾虚证、类脾肾阳虚证、类脾虚夹瘀证、类胃中蕴热证、类虚火灼胃证、类肝郁脾虚证。2观察病例中男性101例,女性106例,男女比例为1:1.04;年龄最小29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为55.80±11.11岁,年龄分布以51~6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36.71%,其次为61~70岁和41~50岁年龄组,占总例数的24.64%和17.84%,在各年龄段男女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程分布以5~10年最为多见,占43.96%,其次为1~5年占29.95%。3观察病例中诱发因素主要为饮食因素(41.06%)和情志因素(25.12%);不良嗜好中以高盐饮食、喜热烫食、吸烟、饮酒为主,分别占30.92%、24.15%、21.74%、18.84%。4观察病例中胃镜相的改变以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和粘膜粗糙不平最为多见,检出率分别为57%和48.79%,其次为血管透见、粘膜隆起,检出率分别为42.51%、28.0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42.51%。5观察病例中患者的主要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胃脘胀满(71.01%)、胃痛(63.29%)、食量减少(47.83%)、主要伴随症状表现为神疲乏力(53.62%)、口干(49.28%)、口苦(43%),舌质以暗有瘀斑(48.31%)、红(38.65%)为主,苔质以黄苔(54.11%)为主,脉象以细(59.42%)、弦(46.86%)、滑(28.99%)为主。6中医证候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类湿热夹瘀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最高为67.6%,其次为“类胃内蕴热证”为60%,而“类脾虚夹瘀证”的感染率最低,为25.6%。7不同程度肠上皮化生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肠上皮化生证型以类湿热夹瘀证(19.8%)、类脾虚夹瘀证(17.0%)、类肝胃不和证(15.1%)、类胃中蕴热证(14.2%)为主,中度肠上皮化生证候以类脾虚夹瘀证(21.7%)、类湿热夹瘀证(16.7%)、类脾虚气滞证(15.0)、类瘀阻肾虚证(13.3%)为主,而重度肠上皮化生证候以类瘀阻肾虚证(24.4%)、类脾虚夹瘀证(19.5%)、类脾肾阳虚证(14.6%)、类虚火灼胃证(12.2%)为主。结论: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主要证候特点为有虚有实,虚实夹杂,本虚主要表现为气虚、阴虚、阳虚,邪实主要表现为血瘀、湿热、气滞,初期以邪实为主,主要表现为湿热夹瘀、肝胃不和、胃中蕴热,中后期多呈虚实夹杂之候,主要表现为脾虚夹瘀、瘀阻肾虚、脾虚气滞。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肾。2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在男、女性别的发病上无明显差异;中老年人为发病的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治此病,且发病一般历时较长,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阻断此病的发展以及预防胃癌有重大的意义。3高盐饮食、喜热烫食、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以及情志失调易诱发本病,肿瘤家族史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为本病的危险因素。4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胃镜相出现红白相间以白为主时、粘膜粗糙不平时、血管透见时应考虑到胃粘膜已出现肠上皮化生。5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主要症状的分布应将其归于“胃痞”、“胃痛”、“纳呆”等范畴。6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脾胃湿热夹瘀、胃中蕴热关系密切。7轻度肠上皮化生时证候以“类湿热夹瘀证”为主,中度肠上皮化生时证候以“类脾虚夹瘀证”为主,而重度肠上皮化生时证候以“类瘀阻肾虚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