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时代的俄共与毛泽东时代的中共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工人的联盟。因而知识分子问题不但成了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成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本文通过对列宁时代的俄共和毛泽东时代的中共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理清两党的理论与政策及其变化轨迹,另一方面试图对无产阶级政党在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上的某些深层次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以填补目前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列宁为首的俄共与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与政治归属上的理论与认识,这是俄共和中共知识分子理论的核心和制定相应政策的基点。通过对两党相关理论的比较和分析,笔者认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地位由经济地位决定的阶级分析理论不同,中俄两党在很多场合下,混淆了阶级属性与政治归属的区别,而以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为依据来划分阶级。在这部分内容中,笔者还探讨了造成中俄两党这种认识的理论资源。一方面,马克思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认识构成了中俄两党认识和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所处的时代和关注的焦点不同,马克思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是初步的、零散的,这又给俄共和中共在处理知识分子问题上留下了很大的理论和政策空间,他们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便需要一个不断检验和修正的过程。  第二部分分析了俄共与中共对知识分子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角色、作用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制定的知识分子政策。并对中俄两党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与政策的异同及其原因进行比较研究。总体上说,列宁和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历史角色和社会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具体到不同历史阶段,他们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和评价则有变化。对知识分子在民主革命中起的“先锋”和“桥梁”作用,列宁和毛泽东都给予充分肯定,并把他们视为民主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无产阶级应该争取的同盟军。而对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中作用的认识则发生了很大变化。列宁在谈及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知识分子问题时,对他们的作用否定的时候居多。由于俄国知识分子出于对革命的不理解而采取与苏维埃不合作的态度,列宁一度将整个知识界视为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进行镇压和打击。与俄国知识分子对新政权的态度不同,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共执政的新国家基本上是拥护的。这一时期中共的知识分子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仍然把知识分子看成是同盟军,思想改造是为了防止出现可能的对抗。对于知识分子在新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列宁和毛泽东一方面认识到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把他们看作是对现实政权有潜在威胁的一种令人担忧的力量,强调只能“利用”不能“依靠”。知识分子政策也在这两者之间摇摆并试图维持平衡。  第三部分是对中、俄两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理论与政策的某些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纵观列宁时代的俄共和毛泽东时代的中共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及其变化,发现两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归属、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在处理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历包括曾有过的失误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甚至在理论与政策变化的时机、曲线方面都高度相似。除了俄共和中共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都继承了阶级分析学说这一共同的理论资源之外,这种理论与政策上的相似性还是多种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共产党从革命的视角出发,以革命的标准看待和要求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他们的自主精神、批判精神等与共产党的组织特性,与共产党执政后追求的高度统一的社会目标模式之间存在的紧张;作为中俄革命主体的工农群众对知识分子的本能排斥增加了知识分子问题的复杂性;马哈伊斯基主义的反知识分子理论对中俄两党的影响等等。种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俄共和中共在知识分子政策上呈现出曲折变化。
其他文献
期刊
“葡萄三高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多种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研制成的葡萄丰产专用制剂, 1998~2001年进行了多地点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黎明无核果粒增
葡萄白腐病(Grape whiterot)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河南省葡萄产区发生普遍,危害极为严重。多年来,该病一直是本地区葡萄园重点化学防治对象。果园多次喷甲基托布津、福美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全文共分七章,大体涉及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和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两个层面.第一章主要是为了揭示文明的科学涵义,以便给政治文明研究提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前提.第二章从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诞生于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现为临沂市的市歌。这首歌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中国优秀民歌,歌曲不但唱红了沂蒙山区,风靡齐鲁大地,现在更是以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走向了世界。  一、《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过程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山东沂蒙地区有一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此反动武装不去打击日寇,却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
“黑金政治”乃是“台湾式民主”的痼疾。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即“黑道”)或者拥有雄厚实力的财团,通过贿选、非法政治献金甚至暴力等手段来干预选举,进而影响整个政治过程,其后果是
采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和俄歇电子能谱检测方法 ,对银币表面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银币缺陷部位的腐蚀坑内存在以铁元素为主的物质 ,基材中的铁元素与外界的氯引起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大地震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灾讯传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顿感揪紧和疼痛。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1小时之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期刊
暴力的概念在刑法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刑法理论上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尝试从整体上对暴力进行探讨是笔者将刑法中的暴力作为硕士毕业论文题目的初衷。本文共分为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