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缴费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nce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发展阶段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议题。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扩大国内有效投资,本质为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为实现行稳致远的国内大循环夯实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己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减税降费政策则聚焦于供给侧改革中的“降成本”。自2015年起,中国已经过六轮阶段性社保降费,这一措施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企业在降成本后的系列微观行为,如投资行为,亦会受到这一政策影响。现有的文献已对降费的直接影响从多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且细致的研究,聚焦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及国民福利等宏观层面,主要从企业缴费负担转嫁视角展开分析。本文则基于企业投资效率这一微观视角,探究社会保险缴费在影响生产成本与现金流后,企业微观投资行为变化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本文采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2016年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的外生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等多种方法探究社保缴费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还探究了其影响机制中自由现金流和劳动力成本发挥的作用,并通过异质性分析探究其具体影响因素。首先,本文通过绪论引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发现本文切入点:企业在面临社保缴费压力时,所采取的微观投资行为如何变化?对于不同情况下偏离正常投资规模的企业而言,是否会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其最终表现为投资效率的变化如何?然后,根据现有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本文三大假设,针对具体问题选定不同研究方法;接着,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前文假设,提出本文研究结论:社保缴费能够给存在投资过度问题的企业提供一个破坏性创造的契机,倒逼企业优化内部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且这一效应对小规模企业更显著;而对于存在投资不足问题的企业而言,降低社保缴费率能够帮助其提高投资效率。社保缴费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影响内部自由现金流和劳动力成本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投资效率。而营造一个低融资约束、高金融市场化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发挥其正面效应。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建议,并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和创新点为:本文基于微观视角,探究社保缴费在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后,企业微观投资行为变化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丰富了现有关于社保缴费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为实现国内有效投资的增加提供新的思路,为更好地发挥供给侧改革对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给出一定参考。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为:在减税降费背景下,继续推行阶段性社保降费政策需要考虑程度和方向,实施精准定向的降费措施,有助于在促进投资不足的企业增加有效投资的同时,避免抵消社保缴费对投资过度的企业产生的正向效应。
其他文献
混合金融工具种类多、变化快、设计复杂,通常税务机关很难通过其合同条款等法律形式对其股债性质做出合理的判断,且不同国家的国内法对混合金融工具定性的规定也有所不同。这些都将引发金融工具混合错配问题,例如当一项跨国使用的混合金融工具在交易一方税收管辖区被认定为股权而享受股息豁免待遇,而在交易另一方税收管辖区被认定为债权而享受税前扣除,那么双重不征税的结果便产生了,公司得以降低自身的整体税负,给双方税收管
学位
增值税作为间接税,具有税负容易转嫁的特性。当抵扣链条完整时,税负最终负担者是消费地所在居民。我国地方分成部分的增值税税收收入按照生产地原则确定收入归属,当存在跨地区交易时,税收收入最终归属于生产地政府,税负由消费地居民负担,由此造成税收收入与税收负担归属不一致的现象。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分成比例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体现,对地方政府行为具有直接影响。本文基于2016年增值税分成改革,运用20
学位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无形资产在跨国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同时集团往往在安排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相关交易时进行激进的税务筹划,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现象加剧。无形资产成本分摊协议的初衷是各参与方根据所做贡献份额获得相应比例的收益,本质是通过合作提高研发效率。但数字经济下跨国企业集团把无形资产成本分摊协议当做避税手段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国际税基分配不公,对国际税收
学位
保障民生、发展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快速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经过早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共同富裕”响亮的口号。切实保障民生资金落实到位,扩大财政民生支出规模和范围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前提,而财政支出离不开权力的分配和监督。然而,我国目前地方财政存在财权与事权存在严重不匹配的现象,以及在中国财政体制下,长期以经济发展作为地方政府官
学位
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是未来财政发力重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基础教育公平关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学区制和住房市场化改革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产生了天价学区房现象。畸形的“以房择校”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而且对社会公平和人口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促进均衡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
学位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中国经济的奇迹般速度增长的过程与我国的地方官员的热情是分不开的,与我国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分不开的。以GDP为核心的官员绩效考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晋升激励,推动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的崛起。然而,单一的考核标准等激励扭曲造成了环境治理效率低下、软公共品供给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然刻不容缓。统计显示,我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地级市仅占全部地级市的2
学位
财政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特征,对现代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财政透明工作,学界也对财政透明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另外,企业并购是当前市场经济的重要活动,对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大影响。当前,跨境并购与本土并购日益活跃,企业并购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本文结合财政透明和企业并购两大热点话题,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讨地方财政透明度对企业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在文献研究
学位
自2015新《预算法》首次在法律层面允许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务以来,地方债规模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为了抑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扩张,财政部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很多学者热衷于将地方政府债务作为研究对象。预算是国家对未来的财政收支计划,对未来的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因此预算不可避免地与实际执行结果出现偏离,在我国,预算和决算出现偏离是既成事
学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央地关系的不断调整中,一直在探索关于地方政府是否应该获得自主举债权。我国地方政府最早于1950年就曾发行过地方公债,在1979年也曾在“拨转贷”政策之下进行过债务融资,但在当时高度中央集权化的计划经济时期和包干制时期,地方政府并未实际获得自主举债权。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关于财权分配的博弈不断进行,虽然从预算法层面剥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举债权,但实际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重视程度再上新的台阶。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与政府环境治理职责相匹配的环境保护支出未受到一些地方政府足够的重视。这一现象的背后与国家发展重心、地方官员考核激励以及环境公共事务的外部性特点有着紧密关联。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和环保法规建设力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并在2016年至2017年两年间完成了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随着考核激励的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