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七十年代翻译“文化转向”趋势的发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不断受到重视,翻译活动中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虽然硕果累累,但是对译者主体性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图式理论这一起源于心理学和哲学界的理论近年来也被广泛运用于英语语言研究当中,但在翻译领域的运用中远远比不上在英语阅读理解、英语听力和二语习得等领域,鲜有人运用图式理论对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主体性进行研究。鉴于此,运用图式理论来分析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不仅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而且对于深化译者主体性研究和拓展图式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以图式理论为基础,分别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个角度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Uncle Toms Cabin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问题,即林纾的《黑奴吁天录》,黄继忠的《汤姆大伯的小屋》以及王家湘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本文尝试探讨图式理论用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可行性问题,并且以三个中译本为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即三位译者对原文中的语言、内容、形式的解读,对译文中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的构建以及在整个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修辞方法的应用和语篇结构的调整方面来探讨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一方面,希望通过具体实例来论证图式理论用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此次研究达到对该三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不同视角上的诠释以及对三译本更深一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