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认同研究——基于心理距离的视角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365666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模范及其爱国奉献、崇德向善等精神的宣传,对全社会成员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道德榜样蕴含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尚品德,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提升他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当前,由于道德榜样教育模式的僵化、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榜样事迹的关注度不高、效仿积极性不强,进而产生一种疏离感,道德榜样的引领作用逐渐弱化。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助人为乐等高尚品质的弘扬需要道德榜样的宣传。增强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认同水平,有利于强化道德榜样的模范作用,促使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心理距离是个体以自我感觉为出发点,对他人、他事在情绪上亲近或疏离的主观体验,心理距离的远近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往和社会行为。本研究基于心理距离的视角,从文献梳理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出发,梳理道德榜样认同和心理距离的概念及指导理论,探索心理距离远近对大学生的道德榜样认同的影响。在理论分析部分,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道德榜样认同对高校立德树人的应用价值,同时将心理距离对道德榜样认同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整体认同水平较高,对道德榜样具有较清晰的认知和积极的态度,但在行为效仿上趋于保守,存在认知和行为不一致的情况。同时,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认同受到心理距离远近的影响:大学生与道德榜样之间的心理距离越近,对道德榜样的认同水平越高,反之则对道德榜样的认同水平越低。通过抽样访谈进一步印证了心理距离影响着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认同。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认同水平的三点教育路径:一是创新道德榜样的宣传模式,拉近大学生与道德榜样的时空距离;二是挖掘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拉近大学生与道德榜样的社会距离;三是注重道德榜样的现实属性,提高大学生对榜样行为的概率感知。
其他文献
荔浦芋(Colocasia esculenta)隶属于广西的一个特色农产品。淀粉作为其主要成分,具有非常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长期以来,荔浦芋局限于作为肉制品辅料或用于制作油炸食品等初级加工,其开发利用一直处于初级阶段。为促进荔浦芋的深加工和应用,本研究以荔浦芋淀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性质进行系统地表征,发现其颗粒较小,在作为乳化剂方面具有一定应用潜力。因此进一步探究不同加工条件等因素对其乳化性的影
学位
密尔的自由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密尔的自由思想来自于对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继承与对卢梭、黑格尔等哲学家的自由思想的批判式吸收,同时带有极其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伯林在区分两种自由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密尔的自由思想包含消极自由因素。密尔的消极自由思想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通过说明代议制所潜在地包含的权力滥用、多数人的暴政、威权政府倾向,揭示积极自由所存在的危险;二是从维护个性自由、思想自
学位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伟大胜利。步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环境和紧迫历史任务,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认识研究,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掌握群众以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尤为重要。政治标语作为一种虽“朴素”却“耀眼”的符号,正因其形式的多样性和外在形态的直观可视性,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进入人们视野,“强迫”大众对其关注,以最大程度实现认知的可能,以无处不在的形
学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问题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共产党人担负使命的进程始终。马克思主义只有被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掌握,才能发挥指导实践、改变现实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通过自觉的理论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立场、方法和精髓要义,汲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将其内化为指导实践的精神力量,才能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生根、发展、开花
学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其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党的全面领导活动的制度规范,对党的全面领导活动的范围和基本方式做出了制度性规定。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不仅包括已成文的制度设定,还包含已经形成的领导惯例与传统。地方党委是地方层级(省、市、县)的领导核心,是地方社会治理的领导主体,是党的全面领导由上自下延申的中间环节,担负着地方发展的领导主体责
学位
“现实的个人”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构唯物史观时的基础概念,是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的关键,是破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构建唯物史观逻辑思路的“金钥匙”。因此理顺“现实的个人”何以能成为贯穿马克思和恩格斯构建唯物史观的逻辑脉络,不仅要从“现实的个人”提出的“源”、“现实的个人”展开的“流”以及将“现实的个人”视为历史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的历史展开的全过程,而且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进行具有学理性的探究,为“现实的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日益成为不同国家之间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当前文化多元发展的现实背景,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建设。一方面,加强文化领导权建设有利于保障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稳定,有效促进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文化领导权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巩固提升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指导地位。安东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牢牢把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塑造的应有之义,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水平,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材,有益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然而,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功利主义泛滥、价值观念多元化、网络虚拟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学业和就业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部分大
学位
“知识分子”理论是法国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代表人物雅克·朗西埃整体思想体系的开端,但相较于其政治美学、审美理论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朗西埃的知识分子观则较少得到学界的关注。事实上,朗西埃知识分子观中体现的平等思想直接影响了其后期思想的发展走向。“五月风暴”的发生以及与阿尔都塞的决裂,促使朗西埃开始反思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同时,朗西埃接受了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思想中再现工人话语的考古学研究法,决心转向工人
学位
17、18世纪的欧洲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从英国发起,历经法国、德国等国家,并在英国、法国、德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对科学和理性极其推崇,他们从人出发、肯定人的价值,对宗教神学展开了激烈地批判,并以理性为根基,提出了一系列国家社会学说,以期实现人的政治解放,摆脱专制统治对人的束缚,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启蒙运动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形成产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