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三大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分析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的资源约束趋紧,人口红利渐退等现实问题也逐渐凸显。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纯追求产业“量”的增长已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最近几年,国家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出台关于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尤其是要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在现实中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协同集聚。那么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如何?是否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在整体影响过程中又以哪些产业为主导?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产业布局规划。考虑到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的历史性,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析。本文的研究在理论意义上,为产业协同集聚、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现实意义上,指出了三大经济圈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的差异化问题,并为各自后续产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本文根据2013-2019年期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省市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对三大经济圈的产业协同集聚、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指标进行了测算,从而对两者的变动趋势和整体关系有了初步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合理化升级在三大经济圈中的不同影响。其次,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间的异质性,本文还从五类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各自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层次,分析了其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合理化升级在三大经济圈中的不同影响。此外,为了进一步探究在产业协同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这一过程中的主导产业,本文还对制造业集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该影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从整体结果来看,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三个经济圈中确实存在较大差异。京津冀地区整体受到制造业低集聚水平的限制,产业协同集聚的内在融合度还很低,因而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的影响,本质上都表现为“U”型关系,即促进效应还未充分发挥出来;长三角地区,虽然某些生产性服务业可能存在过度占用资源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协同度,在三个地区中是最好的,其产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提升,但在该影响过程中,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挥了完全相反的作用;珠三角地区,虽然在绝对数值上来看,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是最高的,但其中内含了过高的制造业集聚水平,加上产业历史发展模式上对制造业的过度依赖,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两者的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关系,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升级的影响方面,由于细分行业的协同集聚带来的完全相反的作用,因而两者的总体协同集聚对合理化升级未表现出显著影响。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三大地区后续的产业发展布局提出以下建议:京津冀地区在保持京、津两市制造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要着重挖掘、培育河北省地级市对制造业转移的承接能力,通过加强制造业集聚进而提升产业协同集聚水平;长三角地区要加强中心城区26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整体产业协同度的进一步提升,进而充分发挥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要重视在信息软件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中可能存在的资源过度倾斜情况,避免加深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负面影响;珠三角地区,要从根本上减轻对制造业的过度依赖,逐步把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同时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除了上述对各地区的针对性建议之外,三个区域还要共同注意加强各自的交通设施、信息设施的建设,以及正确发挥地方政府在产业布局上的引导作用。
其他文献
就业是民生之本,尤其在我国人口众多的环境下,保障就业是我国重要的宏观目标。流通业作为先导产业,不仅引导了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发生,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纳劳动力,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吸纳就业的产业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技术变革逐渐渗透到流通业中,不仅改善了流通业的发展,也对流通领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我国偏向性
学位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这一阶段,创新作为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内在动力与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在这个知识经济年代,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激发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高水准的知识产权与高水准的知识产权服务息息相关,后者由此逐渐成为了创新的提速器。当前,政府大力推行知识产权战略,加速建成知识产权强国,从多方面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
学位
据统计,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6年居于首位,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近些年来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文件通过促进消费来拉动内需,以期不断壮大国内市场,并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然而,近几年来受贸易摩擦和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这不仅减弱了居民所预期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打击了消费者信心、削弱了其消费意
学位
近年来,在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事件语义学都被纳入许多研究与讨论之中。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事件结构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摘要、问答系统、信息检索等方面。事件结构模型符合人类的认知模式,即一切事物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不停地运动和变化(刘茂福等,2013)。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渗透日益明显,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极易导致次生、衍生事件的发生,进而形成
学位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为零售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由于面临着由消费者偏好变化、数字技术不断更新、疫情突发等不断变化的环境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现实中部分零售企业遭遇了资源匮乏、融资困难等发展困境,零售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同企业外其他组织的交流合作,单靠零售企业自身很难突破这些发展瓶颈,社会资本作为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独特资源,已成为企业获得其他信息资源、进行知识交流、提升企业绩
学位
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由资源要素投入转向科技进步推动的关键时刻,产业的转型升级也离不开技术创新。然而,科技创新活动风险高、成本大以及外部性强的特点使得企业面临创新投入不足的缺陷,因此企业需要使用外部资金来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而外部资金的一大来源便是企业杠杆资金的投入。但是近年来的实例证明,很多企业杠杆率的提升并未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反而出现了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依靠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目前由于对外空间的挤压以及内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因素,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随着服务经济、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成为制造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突破发展瓶颈、进行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密
学位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流通企业在商品流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国流通企业一直面临经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是给国内流通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做到切实减轻流通企业成本负担,提高流通企业效率,是推动流通业发展的关键。养老保险缴费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成本支出,关系到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许多学者指出中国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
学位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污染物排放大国,环境治理、绿色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长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愈发凸显;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上要担负起更多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重任。面对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和大国担当的三重时代任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工业绿色转型成为深化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
学位
近年来我国高铁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的高铁里程达到了3.7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高铁的快速建设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贡献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高铁可以打破区域间地理界限,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学者认为高铁的建设会增加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加深区域间不平衡程度。还有学者研究发现高铁对城市间产业分工有正向影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