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区西部凹陷曙二区杜家台油层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she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曙光油田曙二区位于辽河断陷曙光油田南部,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四段杜家台油层,是辽河油区主力注水开发稀油区块之一。   曙二区杜家台油层构造上表现为被断层复杂化的单斜构造,自北西向南东方向下沉,油藏埋深1800~2400m,含油面积13.04km2,地质储量2169.7×104t,分为9个含油次级断块,以曙2-6-6块为主体。该储层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主力相带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主力储集岩性为细砂岩,储层物性为中孔、中-高渗。自1976年转为注水开发后,经历了基础井网开发、稳产开发、产量递减开发三个阶段,目前综合含水超过90.0%,采出程度38.0%,采油速度0.80,处于典型的注水开发“双高”阶段。   本文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和油藏工程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储层沉积特征研究、微构造精细研究、精细地质建模等手段开展了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细致分析了注水开发中注采井的对应关系;利用动态分析法、单井剩余油计算法、油藏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剩余油分布的规律,为下步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中,采用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采用流动单元的概念对油层进行划分标定,对油层的几何形态及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方法分析陆相河流地层的沉积微相、展布以及沉积演化及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利用分形分维技术对储层孔隙几何形态及孔隙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引入流动孔隙度的思想对储层物性进行评价;在储层定量建模中主要采用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储层物性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对储层物性在三维空间内的展布进行预测;以克里金法和收敛法的综合应用,实现各个参数的合理插值,并研究其在地下三维空间内分布;以模糊逻辑和灰色系统为指导,对有效厚度、油层进行模糊识别,对剩余油分布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认识:断层及构造形态对油气富集有明显控制作用,微构造衔接、储层连通性和岩石物性变化是控制油水运动的关键因素;储层总体上非均质性较弱,同小层相同沉积微相内各解释层层间均质程度较好,但平面上分流河道侧向连通性变差、物性变化快,属强~中非均质性。层内不同微相因沉积相带、岩性组合的不同亦呈现较强非均质性;该区采油速度高、稳产期长,稳油控水效果较好,水驱采收率较高;在曙2—6—6中部等部位仍存在剩余油分布较高的区域。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向着快捷、安全及高效的方向发展,对铁路作业的自动化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间站到发线车辆防溜作业是铁路安全作业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我国铁路
渐开线花键、齿轮的冷挤压技术是一种少无切屑、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技术,与传统的花键、齿轮加工技术相比它不仅加工效率高,而且能改善加工表面的金属组织,使其表面质量得到很
学位
我国许多山区铁路线路等级低、坡陡、曲线多、曲线半径小。在这些线路上大量使用着各型机车,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急需能够适合山区小曲线半径的机车。传统的2C0机车在曲线半
注浆加固技术在岩土工程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水利、电力、边坡整治、堤坝防汛、建筑地基加固、港口码头等工程中获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并己成为一种相当有效而不可缺少的工程
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学要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当前学生的身心情况进行教学,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教学成果,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高效的拓展阅读教学,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学习平
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气动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国情,以动态设计为理论基础,以手持式风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另外一种设计方法,即集中质量方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结合国内外各种型号风锤的工作原理,提出改进的风锤结构模型。2、在对风锤工作原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风锤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建立风锤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Matlab绘制出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