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对黄绵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膜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微塑料含量逐渐增多。为了探明微塑料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采集农田土壤,分别添加粒径25μm聚乙烯微塑料(PE-MPs)和1 mm PE-MPs,以不同浓度比例添加(0.06 g·kg-1、0.6 g·kg-1、1.92 g·kg-1、3.20 g·kg-1、6.40 g·kg-1)压制成土壤团聚体后进行室内培养,测定了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各因素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期为农田土壤微塑料管理和土壤保育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微塑料能提高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颗粒较大的1 mm微塑料的效应更明显。在高有机质水平的土壤中添加25μm PE-MPs,在添加量为0~6.4 g·kg-1范围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可提高24.40%~93.50%。;而在高有机质水平土壤中添加1 mm PE-MPs,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可提高29.76%~109.89%。在低有机质水平土壤中添加1mm PE-MPs,在添加量为0~6.4g·kg-1范围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可提高24.87%~72.29%。2.较小粒级的微塑料会促进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而较大粒级微塑料会抑制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粒径较小的微塑料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25μm PE~MPs对低、高有机质水平下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提升幅度分别达5.30%~38.63%和7.92%~15.84%。粒径较大的微塑料显著降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1 mm PE-MPs对低、高有机质水平下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降低幅度分别达1.51%~31.06%和22.77%~33.16%。3.微塑料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与土壤有机质水平、微塑料粒级和微塑料浓度有关。微塑料会降低有机质含量低的贫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加土壤结构退化的风险。但微塑料可增强高有机质含量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且较大粒级的微塑料有更明显的增强效应。随着室内培养时间增加,添加微塑料会使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强。与25μm PE-MPs相比,添加1 mm PE-MPs对团聚体水稳性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在低、高有机质水平的土壤中添加1 mm PE-MPs,对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WMWD)的提升幅度分别为1.22%~78.15%和2.72~34.05。在低、高有机质水平的土壤中添加25μm PE-MPs时,对力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DMWD)的提升幅度分别为14.16%~59.60%和9.24%~46.31%,添加1 mm PE-MPs时对DMWD提升幅度分别为33.44%~65.66%和31.45%~49.23%。添加微塑料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与微塑料粒径大小有关。在低、高有机质水平的土壤中添加25μm PE-MPs时,室内培养6个月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总量(WR0.25)降低幅度分别达4.17%~13.36%和0.16%~21.06%;添加1 mm PE-MPs对WR0.25提升幅度达到了3.88%~19.05%。添加微塑料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与土壤有机质水平有关。同样添加1 mm PE-MPs时,室内培养6个月后,低有机质水平下WMWD降低幅度达4.39%~28.08%;而在高有机质水平下,WMWD提升幅度达5.73%~61.15%。4.微塑料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而间接影响团聚体稳定性。微塑料粒径会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而间接影响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其间接效应系数为-0.55和0.13;土壤有机质水平除直接影响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外会分别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土壤微生物量碳而间接影响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其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65和0.44。
其他文献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水保措施,在淤积泥沙的过程中掩埋了大量的有机碳。明确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评估侵蚀沉积作用的碳源碳汇效应、评价和预测侵蚀沉积作用下坝地土壤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坝地土壤为对象,选择农耕地(玉米)利用年限分别为0、10、30、40和50年的坝地,在土壤剖面0-600cm分层取样,共得300份土壤样品。从坝地剖面土壤理
学位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是一种兼具药食两用的重要经济树种。花椒耐寒性较低,易受低温胁迫的影响,常会造成叶片萎蔫、花芽、枝条冻死甚至树干枯死。低温成为制约花椒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因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花椒抗寒能力是确保花椒正常生长,保持花椒高产稳产与优良品质的重要途径。褪黑素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调节剂,在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
学位
秦岭是我国中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但自20世纪70年代采伐干扰后形成了大面积低质、低效次生林,林分稳定性差。为了改善和提高林分质量,于2013年选设经营区域进行了抚育间伐试验,以期深入了解间伐对秦岭天然次生林产生的效应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天然次生林抚育措施制定和林分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秦岭火地塘林区典型的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间伐强度(CK
学位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之一。然而,天然因素和长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质量日趋下降,大大制约了当地苹果的生产。因此,如何改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质量以提高苹果产量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已有研究证明苹果园区土壤覆盖是解决园区土壤质量下降,提高苹果产量有效的方式之一。目前,苹果园不同的覆盖措施是如何影响土壤养分循环的稳定性的机理尚不清楚,制约着人们对农业生态系统中保护性耕
学位
土壤盐渍化问题已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特别是我国大豆主要种植区西北地区,土壤盐渍化面积占可耕用土地面积大于10%。因此为提高西北地区大豆产量和品质,需要选育耐盐大豆新品种,甘肃省农科院培育的陇黄1号、2号和3号是适宜种植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大豆新品种,其抗逆、稳产、广适应性等理化特征已在广泛实验中得到了肯定,但其与根瘤菌固氮共生的作用机制及其响应盐胁迫的差异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以广适种中黄1
学位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在山地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物种多样性在山地生态系统中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格局一直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最为普遍的分布模式为中峰格局。为全面掌握太白山北坡小型兽类组成和区系,分析小型兽类在太白山北坡的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模式,本研究于2020、2021年6-9月采用样线法、铗日法和陷阱法对太白山保护区北坡小型兽类物种
学位
未经干燥的鲜核桃口感风味独特,具有极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青皮核桃果实是鲜核桃的一种主要消费方式,但是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外部青皮褐变和软褐现象,严重影响其贮藏寿命。前期研究发现,低温冷藏能够有效延长核桃果实的寿命,然而其褐变现象仍然明显,目前有关核桃果实冷藏期褐变规律及抗氧化代谢与褐变的关系鲜有报道。试验以‘清香’和‘西扶1号’核桃果实为材料,研究0℃和2℃低温冷藏期间果实褐变
学位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为害花椒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其若虫、成虫为害椒树的嫩枝、嫩叶、花及幼果,大规模出现时会导致树势严重减弱,影响枝叶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椒树的坐果率,严重影响花椒的产量及品质。目前对棉蚜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导致棉蚜对化学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氟啶虫酰胺作为最新一代防治蚜虫的药剂在田间表现出良好防效。但目前关于
学位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黄土高原栽植的主要树种,对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根际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驱动者和响应者。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刺槐林木-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互作关系,但是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刺槐人工林生态功能的发挥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林龄的刺槐人工林(10年生,20年生,32年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明确了不
学位
核桃(Juglans regia L.)是全世界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树种之一。然而,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核桃树体的生长以及坚果的品质。此外,核桃中具有丰富的酚类物质,但这些物质在核桃与黑斑病抗性机制还尚未明确。因此,本试验对核桃黑斑病致病菌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Juglandis,Xaj)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选用‘香玲’、‘西洛2号’、‘元丰’以及‘西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