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珠江滨水区开发标准初步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人天生离不开珠江,临江而居、近江设市、以舟代步等等都说明了广州人和珠江水的不解之缘。随着广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房地产业更是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消亡而蓬勃发展。而随着珠江水运功能的削弱,景观功能逐渐得到提升,同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向往和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日渐增加,珠江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规划的相对滞后和开发控制力度的欠缺使得珠江沿岸出现了大量密集的高层建筑,珠江江面与滨水空间也因此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尽管近年来广州市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景观综合整治,规划主管部门也组织编制了一些珠江前、后航道相关的详细规划和局部城市设计,但对于珠江滨水区开发活动的实际控制效果尚不明显。 本文以广州市珠江滨水区作为研究主体,范围涵盖自珠江大桥至虎门水道两岸地区,包括前航道、后航道、三枝香航道、虎门水道等。主要从开发控制中的控制要素着手,研究对控制空间形态富有成效的控制要素及其内容,探讨针对珠江滨水区的开发标准。 本文的第一部分对广州市珠江滨水已建成地区进行实地调研,特别是社会各界批评最多的前航道滨江东地段,罗列开发活动的存在问题,对典型地块进行空间形态上的剖析,从公共政策、规划编制、规划管理等角度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且预测由此带来的后果。 本文的第二部分从开发控制的实施对美国、日本一些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借鉴参考深圳市相关开发控制的有益尝试,归纳珠江滨水区应具有的特征,提出建立广州市珠江滨水区开发标准以及意义。 本文的第三部分探讨研究广州市珠江滨水区开发标准,包括珠江开发控制特别区的建立、传统开发控制常规内容的改进、设计控制的加强及其要素的引进、以及规划设计条件的改进。同时提出实施弹性开发控制的原则和珠江滨水区再开发策略。 本文的第四部分研究广州市珠江滨水区开发标准相关的支持体系,包括公共政策的支持、规划编制的规范化、规划管理的优化、公众参与的加强、以及监督机制的完善。
其他文献
厅堂声学缩尺模型自1934年F.Spondok首先提出,于六、七十年代达到极盛,现今在声场客观指标测量和音质主观评价方面对厅堂音质设计和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指导作用。在缩尺模型试验
对城市街头游憩绿地建设与城市人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景观关系的思考,是本研究选题的最初原因。论文通过对城市街头绿地的基础理论、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与绿地空间的关系、对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城乡矛盾、“三农”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宏观经济社会背景的转变,我国乡村的发展受到了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和谐城乡关系、提高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
笔者认为,城市设计对于轨道交通枢纽空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一座城市不仅要从功能和实用的角度出发,审视一座城市更应该带着城市设计的观念去研究。本文在收集中国和日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在我国产生和发展了二十多年,在土地出让、开发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建筑业市场蓬勃发展。作为指导建筑设计的建筑规范日益显示出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建筑规范的滞后阻碍了建筑设计的发展,也影响了建筑市场的繁
地域性建筑研究不仅有利于建筑节能,同时有利于世界建筑多元化。对地域性传统建筑较全面深入研究有利于在继承的基础上提高现代建筑的设计质量。本文主要研究阿拉伯东部地域性
景观形成于特定的地域之中,地域性不仅指形式上的和谐与呼应,而且指的是符合地方的自然、文化、技术等方面条件所构成的发展的可能性。在全球化和信息共享的今天,要求我们从新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器乐是其深远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宝库里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基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民族乐器及其演出厅堂的研究工作已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以及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东段的主要干线,汉唐时期,东西方文化通过战争、宗教和商贸等渠道交汇于此,对其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走廊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