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薯淀粉及其抗性淀粉的制备与理化性质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spy_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薯在我国主要生长在海南和广东、广西的南部,有少数种植在福建、江苏等地。近年来在国家脱贫政策的支持下,毛薯种植量和产量逐年上升。然而其产后加工率却极低,这严重制约了其生产的发展。毛薯富含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多糖以及各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淀粉含量丰富,高达19.03%。因此开发毛薯淀粉来提高其贮藏性、拓宽其加工品种非常必要。本文利用Na OH碱法提取毛薯淀粉,通过压热法和压热-酶法制备毛薯抗性淀粉,并对毛薯淀粉和毛薯抗性淀粉的微观结构、碘吸收特性、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流变特性以及其他物理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毛薯淀粉最佳护色工艺确定:以Vc、柠檬酸、氯化钠、植酸四种护色剂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毛薯淀粉护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即Vc0.2%、植酸0.2%、氯化钠0.2%、柠檬酸0.3%,在此条件下提取的毛薯淀粉白度92.3±0.125%。各因素对毛薯淀粉白度影响主次顺序为:柠檬酸>植酸>氯化钠>Vc。(2)毛薯淀粉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以p H值、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响应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最佳制备条件为:p H值10.5、液固比6:1、浸提温度25℃、浸提时间84min,此条件下毛薯淀粉提取率可达92.75%。各因素对毛薯淀粉提取率影响主次顺序为:p H值>液固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3)压热法制备毛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以淀粉乳浓度、p H值、压热温度和压热时间为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压热法制备毛薯抗性淀粉工艺进行了优化。各因素对毛薯抗性淀粉得率影响主次顺序为:淀粉乳浓度>压热时间>压热温度>p H值。压热法制备毛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淀粉乳浓度20%、p H值6、压热温度115℃、压热时间60min,抗性淀粉得率为25.92%±0.09%。(4)压热-酶法制备毛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以淀粉乳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压热时间为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压热-普鲁兰酶法制备毛薯抗性淀粉工艺进行了优化。各因素对毛薯抗性淀粉得率影响主次顺序为:淀粉乳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压热时间。压热-酶法制备毛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淀粉乳浓度20%、普鲁兰酶添加量30U/g、酶解时间12h、压热时间50min,抗性淀粉得率35.32%±0.18%。相比压热法制备,压热-酶法制备时抗性淀粉得率提高了9.4%。可见压热法和酶法的共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毛薯抗性淀粉得率。(5)通过电镜扫描、激光粒度、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毛薯淀粉及抗性淀粉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为:毛薯淀粉颗粒呈多角形,属于C型淀粉,平均粒径4.636μm,属于超小颗粒淀粉;抗性淀粉呈多层多褶结构,属于C型淀粉,平均粒径60.25μm。红外光谱中二者差异不大,没有新的基团产生和消失,只是抗性淀粉2927cm-1处的C-H、1647cm-1处的C=O和D-吡喃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说明压热处理只改变了毛薯淀粉的物理性质。(6)碘吸收特性分析:原淀粉的强吸收峰出现在580~620nm处,抗性淀粉的强吸收峰出现在560~600nm处。相比毛薯原淀粉,抗性淀粉的吸收曲线较窄、强度较小,说明抗性淀粉分子质量更集中,且酶与压热处理形成了聚合度较小的直链淀粉分子。(7)DSC热力学特性分析:原淀粉的热吸收峰在70~81℃之间;抗性淀粉的热吸收峰在106~151℃之间,Tp、To和Tc均高于原淀粉。且抗性淀粉△H为2901J/g,远高于原淀粉及玉米、小麦、马铃薯、怀山药抗性淀粉。可见毛薯抗性淀粉具有高热稳定性。(8)RVA糊化特性分析:毛薯原淀粉的糊化特征值除谷值黏度外,成糊温度、峰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及回生值都大于抗性淀粉。说明毛薯抗性淀粉的热稳定性和冷稳定性都强于原淀粉,形成的短直链淀粉等使体系黏度降低。(9)流变特性分析:毛薯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流变曲线Herschel-Bulkley拟合参数均满足屈服-假塑性流体规律。抗性淀粉相比原淀粉滞后面积和屈服应力变小,流体指数n变大,说明压热后淀粉剪切稳定性提高、假塑性降低。(10)其他物理性质分析:a.毛薯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溶解度和膨润力都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达到毛薯淀粉糊化温度(80℃)之前,原淀粉溶解度和膨润力都小于抗性淀粉;在达到糊化温度后,原淀粉溶解度和膨润力骤然上升,超过抗性淀粉。b.毛薯淀粉未静置时,透明度低于脚板薯、绿豆、小麦及马铃薯淀粉。在0~12h静置过程中,原淀粉和抗性淀粉透明度都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原淀粉透明度一直大于抗性淀粉。c.毛薯抗性淀粉的凝沉性远大于原淀粉,在一小时内基本凝沉完毕;毛薯原淀粉则在10h后凝沉速度才趋于稳定。d.毛薯淀粉冻融性强于抗性淀粉,在冻融三次后析水率达6.43%;抗性淀粉析水率11.24%。毛薯原淀粉的析水率还小于扁豆、绿豆及淮山药淀粉,更适合用在冷冻食品中。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纯系吉林黑鸡为材料,通过研究吉林黑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屠宰性状、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性状等特点,并分析相关性,为吉林黑鸡种质特性的研究、品种培育、饲养管理以及品种评估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测定0~21周中单周的体重,6周以及7~21周中单周的体尺性状,21周龄是随机选取部分鸡只进行屠宰试验,并进行肉品质的测定,屠宰前一周翅静脉采血。结果如下:1.吉林黑鸡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吉林黑鸡公鸡和母鸡在7周龄以
学位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吉林省农业主推技术之一,在减少化肥施用量,节本增效,实现水田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推广过程中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农户技术采用率低、推广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农户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制定更加合理的技术推广策略,提高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采纳率,更好推进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
学位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对于推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并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三生空间”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被明确提出的,它是指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总称,也是促进国土资源优化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尝试将三生空间与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相结合,以吉林省永吉县为研究对象,在三生空间视角下对永吉县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开展科学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对于提升永吉县土地利用效益,实现土
学位
本研究以玉米J1033、J1133、J1072、PH6WC、J1029作母本,以Non-Reid群骨干系PH5AD、核心种质J1185及其改良系J1259、J1255、J1263作父本组配形成了25个杂交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各改良系及杂交组合的遗传增益、显著性差异(与先玉508相比较)、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遗传参数,为筛选符合育种目标的自交系和杂交组合、拓宽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学位
栽培大豆是在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下经人工定向选择从野生大豆中分离出来的,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器官氮代谢水平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对4种进化类型大豆(野生、半野生、半栽培和栽培)不同器官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氮同化物进行比较,分析大豆氮代谢酶对氨的吸收、同化特性及其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探索大豆进化过程中不同器官氮代谢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大豆氮高效利用及品
学位
蝇蛹金小蜂作为广适性寄生性天敌,对多种蝇类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但目前关于蝇蛹金小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鲜有报道。尽管家蝇是一种世界性的卫生性害虫,但同时作为资源昆虫,家蝇已实现深度开发,规模化繁育技术成熟。鉴于此,本研究拟利用家蝇蛹为中间寄主,通过开展蝇蛹金小蜂室内扩繁方法、寄主蛹及寄生蛹低温储藏技术等研究,探讨蝇蛹金小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为工厂化繁殖蝇蛹金小蜂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学位
本文在大豆田间利用人工调查、黄板监测、网捕法研究长春地区大豆蚜的田间种群动态和天敌群落结构特征。同时初步分析了大豆蚜与天敌时间生态位及优势天敌对大豆蚜种群的调控作用,初步明确了大豆蚜田间发生动态规律和大豆蚜的优势天敌类群,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田间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6月中旬大豆蚜开始发生,在田间大豆蚜数量出现3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发生在7月20日,第二次出现在7月30日和第三次高峰出现在
学位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为我国重要食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园林绿化树种。对内蒙古和吉林共四个不同栽培区内文冠果结实量影响因子进行全面研究,并建立文冠果产区模型,进行文冠果产区划分。旨在为文冠果丰产结实,增加文冠果观果效果,充分发挥观赏与绿化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对不同栽培区文冠果结实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
学位
北美兰云杉(Picea pungens var.glauca.)原产于北美洲和欧洲,在园林中应用十分广泛,是园林绿化美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树种,具有十分重要的园林观赏特性和生态防护功能,对北美兰云杉进行规模化扩繁对园林应用意义重大。胚性愈伤组织是规模化繁殖的基础,是研究单细胞分化和全能性表达的理想系统,氧化胁迫可抑制EC增殖,是林木面临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本研究以北美兰云杉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
学位
北美兰云杉(Picea pungens var.glauca)原产自北美,树形优美,针叶终年呈现美丽的蓝色,是园林中珍稀的彩叶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北美兰云杉种苗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但是北美兰云杉种子繁殖存在子代性状不稳定等问题,使育苗质量受到限制,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无性繁殖技术,利用同一种子产生大量胚性无性系,在短时间内增殖出大量基因型相同的植株,保证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