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硫化物生物催化脱硫反应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及其产品深度脱硫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石油化工领域在新世纪面临的重要课题。生物脱硫技术操作条件温和,投资较少,环境友好,能有效脱除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是实现石油及其产品深度脱硫最有效的技术之一。本论文开展了有机硫化物生物催化脱硫反应的研究,是将生物脱硫技术推向工业化应用的基础性研究,本论文主要进行了脱硫菌培养及脱硫反应的条件优化、脱硫性能考察与提高、脱硫机理分析、脱硫动力学和生物催化剂固定化等内容的研究。 通过对3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菌种(施氏假单胞菌UP-1,根癌土壤杆菌UP-3和革兰氏阴性菌UP-5)的培养和脱硫反应条件优化发现:生长指数期后期的脱硫菌的脱硫活性最佳。利用了柱色谱、薄层色谱、荧光分析、紫外扫描、GS-MS等分析手段对所研究脱硫菌降解DBT产物进行了分析,确定UP-1是按照Kodama路线来降解DBT,UP-5是按照4S路线来降解DBT。根据降解产物中存在的产物分析、推测UP-3脱硫菌降解DBT可能是按照先加氢后氧化的脱硫机理进行的,DBT降解的最终产物是苯甲酸和二甲基二硫化物。该UP-3菌株的脱硫机理尚未有报道,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对3株菌的生物脱硫性能考察结果表明:UP-1生长细胞和静息细胞具有相当的脱硫能力,UP-3的静息细胞基本没有明显的脱硫活性而其生长细胞脱硫活性较好,UP-5生长细胞脱硫活性低于UP-1和UP-3。为了提高脱硫菌对模拟油的脱硫效果,本论文使用了表面活性剂Tween80、Span80、OP-10、羟丙基-β-环糊精和发酵添加剂作为传质助剂,Tween80加入可以将UP-1静息细胞的最大脱硫率由54%提高到75%,Tween80、Span80和OP-10均可促进UP-3生长并将其最大脱硫率由50%提高到95%左右。 对UP-1和UP-3菌株进行了固定化研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固定化效果进行了表征。UP-1和UP-3细胞固定化之后总脱硫能力和使用寿命得到了提高,总脱硫能力分别是未固定化细胞的2倍和3倍左右,使用寿命分别达到了700h和600h以上。表明脱硫菌固定化是提高生物催化剂总脱硫能力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对菌株UP-1和UP-3降解DBT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此2株菌都不存在底物抑制,UP-1的降解产物对反应具有反竞争性抑制作用,UP-3的降解过程同时存在诱导和抑制作用。UP-1降解DBT反应符合Michaelis-Menten模型,UP-3降解DBT反应可以用Monod模型表示,求得的UP-1和UP-3动力学方程高度显著、两个重要参数取值可信。UP-1、UP-3降解DBT的动力学参数v<,max>和K<,m>分别为84.75mg/(L·h)和759.59mg/L、39.53mg/(L·h)和1416.60mg/L。
其他文献
1.最初的解读与"伙伴"或"独立";2.对三个平台的诉求;3.介绍原子尺度的结构预测与直接观察结合的进展;4.从美方新举措领悟到;5.几点建议.
会议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递增加快,预计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3亿人,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会议
本文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对氯苯酚废水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发现随放电峰值电压的升高,放电分别经过电晕放电、电晕流光混合放电、柱流放电、火花放
液体抗溶剂结晶技术可以分为萃取、盐析和溶析三种结晶方法,本论文采用溶析结晶技术制备无机、聚合物超细粒子。溶析结晶过程包括溶解过程和晶析过程,实验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目标组分(A)、主溶剂(B)和抗溶剂(C)。溶解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让目标组分A溶解于主溶剂B中,达到饱和。晶析过程是利用目标组分在溶剂B和析出剂C中溶解度的显著差异,通过减小目标组分在溶剂B中的溶解能力,使目标组分最大限度地从溶剂中晶
会议
  激动大麻素Ⅱ型受体(CB2R)能够降低神经炎性反应,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症状,其机制同时涉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的激活.本研究中,我们探讨
会议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除是部分有机氯类、氟虫腈以及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主要作用靶标之外,还与人的许多神经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杭廷顿氏舞蹈病、癫痫、酒精中毒、精神分裂症、失眠、帕金森综合症和低能症等。所以GABA受体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尤以GABAA受体为主。本论文正是以作用于该受体的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为开发高效、安全的新农药提供理论基础。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内皮损伤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转录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Tbx20是主要表达在心血管系统的
会议